今年是我市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為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我市各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實施精準扶貧,讓一個個貧困戶生活發生了徹底改變。
上午,宿豫區保安鄉政府的扶貧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大莊村村民張用山的家里,了解他的老伴身體恢復情況。張用山的老伴韓華珍今年63歲,去年八月被查出心臟病,前前后后花了74萬多元。
宿豫區保安鄉大莊村村民張用山:那真是吃不好穿不好,承受不起真承受不起。
早在2016年,張用山就因身體不好被納入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老伴的這一病更加劇了家庭負擔,就在這時,各級扶貧、醫保部門主動來到他家,為他家講解健康扶貧相關政策。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共計報銷了59.6萬元,韓華珍看病花費的合規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96%。
宿豫區保安鄉大莊村村民張用山:當時借錢治療,等報銷過后,感謝政府,報回來錢以后就把帳還一部分,現在生活過得也挺不錯的。
宿豫區農業農村局主任科員孫化全:低收入農戶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等個人繳費部分由區財政予以全額代繳,同時建立“先診療后付費”等制度,通過健全完善多維度保障體系,確保低收入農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從市醫療保障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獲得低收入農戶大病補充保險報銷患者有9400人,有效緩解了低收入戶看病難題。健康扶貧,讓因病致貧的低收入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而為了讓農村低收入戶有更高的生活質量,我市還啟動了搬遷扶貧。泗陽縣盧集鎮提出,對全家為低保戶選擇在鎮區或者薛嘴、郝橋安置點安置的,鎮財政分別給予四萬元、兩萬元每戶補助;對低收入戶、一二級殘疾戶選擇在安置點安置的,鎮財政分別給予一萬元、五千元每戶補助。
泗陽縣盧集鎮薛嘴村村民薛傳利:鎮里補助5000塊錢,我們還是感謝的,對我們生活條件,對我們農戶關心還是相當到位的。
不僅是資金補助,我市還結合農村集中居住和危房改造,支持引導低收入農戶向鄉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合理配置文化體育、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等配套設施,積極發展小商業、小服務業等業態,帶動集中居住人口就業增收,確保搬得出、穩得住。
泗陽縣盧集鎮副鎮長李松:通過我們一些兜底政策的落實,能夠保障我們低收入農戶能夠住的起和其他農戶一樣的房屋,讓他們享受黨和政策的溫暖。
圍繞精準幫扶到戶,我市按照分類施策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聚焦產業提質增效,以優勢農業主導產業、“家門口就業”項目,帶動了15.9萬人在家門口致富增收。健全兜底保障體系,健全“病殘學災老”五位一體保障體系,全方位保障低收入戶的生活難題,緩解低收入農戶支出性貧困。同時,從今年1月1號開始,我市將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450元提高為520元,確保低保人口收入穩定達到6000元標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