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一次專題研討會)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徐州舉行,現場圍繞深化區域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會上,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局主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魏立群、徐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鐵根共同為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揭牌。
作為國內研討區域經濟理論、政策和實踐的重要學術平臺,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現場就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新模式,深化教育、醫療等領域合作等主題為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把脈支招、建言獻策。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沈體雁:
要集思廣益形成我們淮海經濟區發展的這樣一些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的策劃、謀劃。關鍵這樣公共事務的這樣一些議案,以及未來我們有可能建立的淮海經濟區這個層面的一些公共財政,我覺得這個是值得研究的。
據了解,淮海經濟區域地處四個省邊界,承東啟西、呼應南北,處在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區、中原經濟區和長三角一體化的空間結合部,戰略位置突出。目前整體區域為東部地區發展的薄弱版塊,同時又處于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全面加速發展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發展空間。2018年12月,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徐州、宿遷等區內10個城市共同簽署《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拉開了淮海經濟區新一輪合作帷幕。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陳耀:
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對接,通過產業分工合作,通過要素的資源有序流動,通過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控,共保共治把這一個區域實現一體化的發展,所以一體化的最終目的還是實現各地區的共同繁榮,對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共: 1頁
作者:陳奕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