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國務院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五一”假期已迎來20周年。20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宿遷,人們的“五一”假期出行有哪些新變化?旅游呈現哪些新質態?一起來看看。
博物館是反映一個城市發展變遷的重要場所之一。5月3日上午,在宿遷市博物館,蔡力弘正在興致勃勃地參展。作為一個地道的宿遷本地人,這次“五一”小長假,他選擇了本地游。談起20年的“五一”假期,當時僅10歲的他,仍對當時的體驗記憶猶新。
市民蔡力弘:“過去我們能逛的地方也就是宿遷幸福路和東大街,那會像五一的時候,我們只能和身旁的小朋友,去釣釣龍蝦,釣釣魚。然后這幾年宿遷發展也特別快,其實現在景點多,尤其是我們宿遷的古黃河風景帶開發的也非常好,我們宿遷的風光可以更好地讓我們感受到宿遷的變化。”
20年間,蓬勃發展的宿遷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旅游業的發展更是勢頭猛勁,洪澤湖濕地、駱馬湖旅游風景區、三臺山、項王故里等著名旅游景點的出現,也讓越來越多的宿遷本地人感受到宿遷的變化。
市民邱健:“因為我一直不在宿遷在外地,以往回來也沒什么可以去玩的地方。今年回來,像三臺山啊,項王故里這些很多景點。發現宿遷市比以往越來越好了,現在在外面,人家一問是哪里人,宿遷人。”
20年的時光,“五一”小長假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旅游生活和認知,而隨著高速免費通行政策的實施,自駕游隨之火爆。日漸火爆的假日經濟,幾乎讓各大景區出現游客“井噴”,“堵”成了大伙外出旅行最大的煩惱。為此,周邊短途游、坐車出行等理性旅游方式成了新熱門。
游客王玉波:“平常就是自己開車感覺比較累了,然后玩的時候也比較辛苦,就這幾天。所以說現在選擇大巴啊,跟團啊,感覺相對比較省心省力,都給安排好了。”
游客孫景輝:“來這邊的話,旅途也比較近,可以省一點時間,不會那么累。一天的行程,上午來這邊可以看一下人文古跡,下午再去三臺山參觀一下自然景觀,一天還是比較豐富的。”
“第一江山春好處”,作為“江蘇生態大公園”,如今的宿遷,正書寫著一幅好山好水好風景的大美畫卷。
總共: 1頁
作者:孫安 ,謝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