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護士,她們護理的患者很特殊,身體不舒服了不會說,生活起居也統統都得依賴護士幫忙,甚至有時候還會喜怒無常,但護士們卻用真誠和愛心,呵護患者受傷的心靈。今天的《愛國情 奮斗者》,為您講述精神病患者的“守護天使”王英歌的故事。
一大早,剛剛結束查房的王英歌聽護士反映,患者佳佳又哭了,便急匆匆地趕回病房,不過這次她隨身帶上了一把小梳子。14歲的佳佳由于家庭原因,患有重度抑郁。王英歌便每天從穿衣梳頭到心理疏導,擔起了一個母親的角色。
“我跟她的交流都是以一種母親對孩子那種談心談話去跟她交流,當我給她擦眼淚的時候,一邊走她就躺在我的肩膀上就抱著我,她想媽媽了。”宿遷市第三醫院護士長 王英歌 說道。
與其他病區不同,王英歌負責的病區有58名女性精神病患者。每天除了細心呵護外,護士們還得具備快速化解“危機”的能力。這不,70多歲周女士在活動時又躺在了地上開始大小便,別人一靠近還會大吵大鬧。盡管王英歌知道這是患者常見的被害妄想行為,稍不留神還會被扯衣服扯頭發暴打幾下,但為了防治患者因不潔長瘡,還是趕緊上前幫助她換衣擦身。
“像她這種生活不能自理的,我們病區還是蠻多的。帶她洗澡,給她洗屎褲子。我也被抓過被咬過被罵過,這種自身身體受到的傷害蠻多的。”宿遷市第三醫院護士長 王英歌 說道。
打針、輸液、喂飯、喂水、洗澡、剪頭,隨時留意病人所需,護士們每天24小時都要零距離與這一群精神亢奮的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受到攻擊和傷害如家常便飯,有的護士受不了工作壓力選擇了放棄,但王英歌卻堅持了23年。她說自己不僅要做一位合格護士,更想力所能及,為精神病區組建一支更專業扎實的護理隊伍。
“護士長就帶著我們一點一滴的了解病人,通過觀察病人的各種言行舉止,去分辨病人的行為狀態,然后帶著我們與病人溝通,給病人進行生活護理各個方面。”護士 杜爽 說道。
“患者給予我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聲問候,讓我堅持了下來,我覺得這份愛這份溫暖,對于這種特殊的群體來說,他們還是比較需要的,想把這愛繼續延續下去。”宿遷市第三醫院護士長 王英歌 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