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農村發展的第一要務。近年來,“企業+農戶”、“工資+績效+分紅”的富民增收新模式不斷涌現,通過農業產業化積攢后勁、夯實基礎,鑄就了富民新前景。
上午,在江蘇潤易國際農業科技園的4號葡萄大棚里,洋河新區沈莊村村民錢玉正在聽技術人員講解疏花的知識和技巧。
自2017年底,村里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后,錢玉就來到農業科技園,目前她已經基本掌握了先進的葡萄種植技術。
江蘇潤易國際農業科技園規劃占地面積5000畝,項目按照每單元12畝保底3萬元承包給農戶,果品、產量與承包農戶收入掛鉤,同時,農戶參與銷售利潤分成,多勞多得,高質高得。已經解決了100多名低收入人口就業。一年前,錢玉承包了12畝葡萄大棚。一年下來,每月工資、績效以及年底分紅,讓她收入頗豐。
“在我們企業加農戶長期的合作過程當中,基本上每一個家庭每一年的平均收入都會保持在六到八萬之間,讓他們在學到新的技術成為職業農民的同時,讓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江蘇潤易國際農業科技園常務副總經理 管劍威 說道。
總共: 1頁
作者:丁國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