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市區及海安市考察過程中,宿遷市黨政代表團成員實地感受了那里的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工作的先進經驗,思想進一步解放,視野進一步開闊!
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是南通正在全力推進的創新轉型“大手筆”,高起點規劃建設的中央創新區成為破題之作,根據規劃,這里將建設科創、文創、醫學、會展“四大中心”,這樣的大手筆的投入,讓宿遷市考察人員非常震撼!
沭陽縣委書記 卞建軍:“抓發展必須要抓投入,所以我覺得對于沭陽我們這樣一個工業化初期階段的縣份來講,經濟增長主要還是要靠投入來拉動,沒有投入就沒有發展,所以大投入有大發展。”
在觀摩過程中,我們看到諸如南通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再比如海安市啟弘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這樣一個紡織型的企業就擁有7項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9項外觀專利。據了解,2018年,南通市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00家,4個院士團隊、10家高校院所簽約入駐中創區,新增省“雙創”人才57名。在2018年,宿遷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僅為225家,科技投入占GDP,南通為2.87%,宿遷為1.65%,宿遷市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還任重道遠。
市科技局局長 王峰:“2019年我們重點打造科技綜合體,我們規劃建設面積是150萬平方米,建設面積20萬平方米,建成面積15萬平方米。第二是全力培育我們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我們努力的目標是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55家,也就是通過這兩塊的努力我們來提高宿遷的RD占比,讓我們的RD占比從1.65(提高)到1.90。”
在本次考察中,我們看到南通市濠河生態區,在濠河整治過程中,對于河岸兩邊棚戶區和工廠,南通市下大力氣,進行了搬遷和轉移。宿遷市也是一個擁有“兩河兩湖”的生態之城,南通的實例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王燕楓:“首要的第一個就是在我們的頂層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到目前發展過程當中不能夠“竭澤而漁”,而應該要留下一定的生態空間,那么留白以后,把他劃入生態紅線保護起來以后,建立管理上一些剛性的制度,一旦留下來以后就堅決不能夠進行開發。第三個我覺得相應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我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包括總書記講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一種發展理念,真正的把生態環境保護這樣一種理念貫穿到我們日常的工作當中去。”
宿豫區委副書記 區長 殷其國:“我們感覺到南通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歷史文化發掘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那么我們宿豫區也要立足未來高鐵新區的建設、宿連航道、宿連高速、通用機場等一些重大項目的布局,科學高點定位,科學謀劃宿豫城市片區的功能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