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技之長,提高了就業能力。宿遷市通過積極搭建合作平臺,特別是幫助低收入女性掌握一技之長,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讓她們更好實現家門口就業。
上午,在泗陽縣眾興鎮的天恩文具加工廠內,負責人王丹丹正和工人們一起,打包一批圓珠筆。別看這個加工廠不大,最高時月訂單高達80萬支,并且解決了100多名婦女的就業問題。
泗陽眾興鎮婦女來料加工點工人陳紅梅:又能賺點工資又能帶小孩子,家庭也不誤了,小孩子也帶了,時間比較寬裕。
文具加工廠的負責人王丹丹也是一名家庭主婦。2013年初,經過介紹她來到常熟的一家文具公司找到了做圓珠筆的加工活。
泗陽眾興鎮婦女來料加工點負責人王丹丹:人家讓我們組織15個人到他那邊去學習,大概學了有一個月吧,回來之后第一批就給我們下了20幾萬的訂單讓我們做
技術成熟后,在鎮政府的幫助下,王丹丹做了兩年16萬元的貼息貸款,解決了資金周轉的難題,文具加工廠也上了軌道。以這個省級巾幗來料加工示范基地為點,當地婦聯對縣鄉婦女免費開展技術培訓,并在鄉鎮發展了7個加工點。
泗陽眾興鎮婦女來料加工點負責人王丹丹:婦聯會幫我們到鄉下做一些宣傳,到鄉下每個村想學的,都可以組織20個人,組織20人之后我們老師過去培訓,培訓后他們那邊再叫一個人過來,我們對她加強化的訓練一下,然后他們基本上就可以上手做了。
學好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實現就業。在市區一家月嫂公司的工作室里,20多位女性正在參加育嬰師的培訓。寶寶的喂養、輔食的添加、被動操等等都是她們要學習的內容。在這個工作室,每年都會三四百名女性前來參加月嫂、育嬰師等培訓。
月嫂公司總經理張佩娟:他們工資正常都能拿到七八千,育嬰師的話也能拿到六千多。我們2月的訂單我們是接了將近50單。
為了幫助廣大婦女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從2015年起,市婦聯協調出臺《宿遷市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引導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試行)》,經過爭取,市財政每年撥付100萬元扶持市轄區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從2017年開始,這項扶持資金增加至每年130萬元。
5年來,全市新建各級各類巾幗示范基地335個,爭取“以獎代補”扶持資金151萬元,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近3億元,發放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引導專項資金266萬元,扶持4000余名婦女走上創業路,越來越多的女性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市婦聯發展部部長韋立娟:2019年我們市婦聯就將通過實施婦女家門口就業工程實施項目,摸清基層留守婦女的就業需求,創建省市縣各級巾幗示范基地,搭建婦女與企業的供需平臺,將在全年實現帶動婦女家門口就業人員1萬人以上,幫助低收入婦女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