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心調解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西楚網訊 俗話說,群眾利益無小事,但是面對利益交織的基層矛盾,如何做到讓各方都滿意卻并不簡單。為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宿遷市各級政府組織創新做法、主動作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伴隨著兩根鐵管被砸入地基,僵持了五年的沭陽縣桑墟鎮薔薇河村村民張運西、吳保舉土地使用糾紛正式畫上了句號。2014年,因對張運西家北側、吳保舉家東側一塊公共用地的使用權產生分歧,兩家鄰居從此矛盾不斷、甚至走上了上訪的道路。
2月15號,在薔薇河村村部,雙方當事人、桑墟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鎮村黨員干部三十多人,就這一矛盾進行了現場調解。各方陳述、旁聽群眾提意見、調解員以及黨員干部現場調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最終雙方握手言和,簽訂了息訪承諾書:張運西家北側兩米二由張運西家使用,其余土地由吳保舉家使用。
沭陽縣桑墟鎮薔薇河村村民張運西:我們不在乎多少,后面有一點走道就行了,別的也不要求高,今天這個處理怎么樣?今天處理結果很好。
沭陽縣桑墟鎮薔薇河村村民吳保舉:兩家因為這點土地爭吵這么多年,感謝鄉政府,感謝村干部對我們的幫忙,以后好好處,遠親不如近鄰。
現場調解,看似簡單卻并不輕松,面對基層矛盾化解,當事人不信任基層干部這一情況,桑墟鎮創新設立一把手參與調解、用黨徽承諾公平的做法贏得了群眾認可。
沭陽縣桑墟鎮黨委書記姜若鳴:我們鎮村干部的本職工作,就是群眾工作,就是要把群眾的疾苦,群眾的訴求及時地去解決,去服務到位,真正把我們黨委政府的職能作用發揮到位,讓群眾滿意,讓雙方當事人滿意。
去年5月到12月,桑墟鎮已舉辦了13場村級問政質詢會,群眾共反映問題301條,涉及道路建設、環境改善、土地流轉、干部作風、民生實事等方面,已解決292條,辦結率97.01%。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到矛盾不上交、群眾不抱怨,去年,全市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建成覆蓋率100%,300人以上企業、500戶以上小區人民調解組織覆蓋率80%以上,全市共有人民調解組織1817個,調解員5813人。成功調解矛盾糾紛5萬多件,調解成功率99.78%。包括桑墟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仲其武在內的全市七個單位、個人,今年初被國家司法部通報表揚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試點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