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解讀(四)社會環境:親商安商 生態宜居
西楚網訊 與過去單純注重土地、稅費等政策相比,當前企業入駐一個區域,更多的會關注產業環境及配套服務條件。而宿遷市想要實現工業突破,招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就要營造更優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解讀》今天播出第四篇《社會環境:親商安商 生態宜居》。
優化營商環境至關重要。企業的投資和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資金、項目等就像候鳥,哪里環境好就往哪里跑。這其中,社會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傳統主導產業優勢遞減、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較為弱小的背景下,只有營造出更優的社會環境,才能吸引高端企業和人才等資源要素聚集,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
這也就需要我市各地各部門以開放文明包容為原則,在營造親商氛圍上爭最創優,以服務企業需求為導向,在完善功能配套上爭最創優,增強軟實力,營造親商安商、生態宜居的更優社會環境。對此,在《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中,也進行了明確和細化。
提升教育水平:解決企業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問題,建立企業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提前辦理機制,開展一站式服務,簡化入學手續。
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高水平特色專科類醫療機構;開展網上預約、網上查詢和遠程醫療服務,引入市外名院名醫為疑難重癥患者提供會診服務,對通過預約的企業,實行主動上門開展健康體檢。
進一步優化商業布局:鼓勵引導商貿企業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健全完善鄰里中心;著力優化中心城區核心商圈功能定位和形象塑造。
提升社會治安水平:強化涉企警情處置,推動涉企數據對接共享,編制重點企業名錄,建立重點企業涉警警情常態研判、快速處置工作機制,開展治安秩序整治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加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步伐,推進城市林蔭路和“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規劃建設,合理串聯城市綠道,構建級配合理、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園綠地體系。
改善空氣質量:建立環境應急管控差別化機制,對施工工地、渣土清運、商砼企業、港口碼頭實施分級管控,對符合環保要求的重大民生項目正常生產予以保障。
提高水環境質量:推進工業水污染防治、城鎮水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與水環境整治、船舶港口水污染控制,健全主要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體系。
此外,在完善企業幫辦代辦服務機制;營造親商安商輿論氛圍等方面也有具體的涉及、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