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的春節·年味兒在身邊》:放鞭炮
西楚網訊 “爆竹聲中一歲除”,小時候過年,能放一串鞭炮就很開心,不過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斷追求,像一些環保鞭炮,以及網絡和手機上流行的那些更時尚、環保的電子鞭炮也越來越吸引更多人的青睞。盡管放鞭炮的花樣和形式在變,但不變的是那濃濃的年味兒。
上午,記者在宿豫區陸集鎮上看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喜慶的春聯。過年,除了貼春聯,還要放鞭炮。不過,記者隨機采訪了鎮上的幾位居民,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選擇少放或者不放鞭炮的居多。
市民朱祥強:傳統煙花,它會帶來一些比如說環保上面的問題,會給環衛工人帶一些工作方面的負擔,有一些碎屑啊亂七八糟的東西。
放爆竹是中國傳統民俗,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傳統習俗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現在,很多市民選擇手機上發電子鞭炮,網上購買電子鞭炮。
市民朱祥強:電子煙花在環保這一塊,避免這種環保帶來不必要的,比如說給環衛工人的工作壓力,我們會給同事或者是比如說蘇州啊,或者南京的朋友發這個
市民朱允顏:電子煙花,我們同事朋友之間一直在發這些東西,因為什么全國現在幾乎大城市城市當中幾乎都是禁煙了,因為煙花爆竹畢竟是易燃易爆危險品,第二個就是空氣污染。
從小時候的鞭炮,到90年代的擦炮、沖天炮,到后來各種花樣繁多的鞭炮,再到如今的電子鞭炮,變的是放鞭炮的形式,不變的是歡樂的氛圍。據生態學專家調查,搓捻500個鞭炮所需的紙,至少要0.3立方米木材,等于砍了一棵3米高的樹,而且,鞭炮紙屑是無法再回收利用的。聽到這些,很多市民表示,今后也一定不會大放鞭炮。
市民朱允顏:傳統煙花大家自然而然都在不放了,一個是環境不允許,第二個空間比較小,空間小就是危險,已經在陸陸續續自己已經開始,不想去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