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我們奔跑在追夢路上(5):聚力改善住房條件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西楚網訊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宿遷全面實施?在市委五屆七次全會上,市委書記張愛軍提出就是要統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宜居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文明、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對此,政府工作報告也做了全面部署,今天的專題報道《2019,我們奔跑在追夢路上》播出第五篇《聚力改善住房條件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全市上下就是要堅持“三農”優先發展,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著力推動鎮村布局優化
做強重點鎮:打造一批鎮區集聚5-10萬人,各縣區在優化提升省級重點鎮基礎上,啟動1-2個“小城市”建設。
做優特色鎮:打造一批鎮區集聚2-5萬人,各縣區啟動建設1-2個特色鎮樣板。
做精新型農村社區:有序撤并偏遠村、弱小村、空心村,打造一批集聚2000-3000人,全市啟動建設110個左右新型農村社區。
積極穩妥推進農房建設
堅持規劃引領,強化統籌調度,科學把握進度,嚴格把控建設標準、加強特色塑造、優化功能配套、改善鄉村環境。在接續抓好44個集中居住項目的基礎上,啟動新建改造項目123個,建成市級示范項目15個以上。按照“五通八有十到位”標準,統籌做好管道管線、公共服務配套、園林景觀等建設。堅持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同步轉變,實現搬得出、穩得住、生活好。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規模壯大:加快特色產業培育,六大百億級產業產值占比超過70%。新增生態高效農業25萬畝、高標準農田44萬畝。
推動“三產”融合:實現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縣區全覆蓋。
推動品牌做優:新增綠色食品50個以上、地理標志登記農產品2個。
推動主體培育:新培育家庭農場500個、農民合作示范社2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家,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0個以上,培訓職業農民1.5萬人次。
充分激發農業農村活力
深化集體建設用地改革,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深化承包地改革,積極引導農民土地入股、參與經營,培育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示范社20家。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力爭70%的行政村完成股份經濟合作制改革。實施振興村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以縣區為單位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