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宿遷:“五老”志愿者為留守兒童織就關愛網
西楚網訊 留守兒童脫離父母監護,在教育、心理健康和社會保護等方面亟需社會關愛。宿遷市老干部、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組成的“五老”志愿者們積極行動起來,通過結對留守兒童,努力織就留守兒童的關愛網,涌現了數以萬計的“代理家長”、“校外輔導員”。
周末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泗陽縣南劉集鄉石渡村的校外輔導站,十幾張桌子一字排開,二十多個孩子正聚精會神地聽課。每逢節假日,這里都會聚集附近村莊的留守兒童,幾名老教師輪流備課上課。上課內容不僅涵蓋語文、數學,也包括一些安全知識等。
泗陽縣南劉集鄉退休干部 周守權:節假日和寒暑假,回家的留守兒童沒有去處,他們有的跑到游戲機室,花錢打游戲,對孩子有傷害,我們看到這方面的問題,就和幾個老同志商討,就辦了第一家校外輔導站。
這個校外輔導站的老師都是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師,他們中最大的今年已經76歲了,為了留守孩子,他們重新走上了崗位,而這一做就是18年。寒來暑往,輔導站的孩子們走了一撥又一撥,周守權的頭發也白了不少,但他關心下一代的初心一直沒變。
泗陽縣南劉集鄉退休干部 周守權:退下來以后身體很好,我必須把這項工作做好,今后的工作,只要我身體允許,我們會把這項工作永遠地傳遞下去。
老少牽手,溫暖童心。在宿城區埠子鎮肖橋村的留守兒童之家,退休教師正在教小朋友們學習剪紙。幾年前,佘宇杰的爸媽去了上海工作,爺爺奶奶的身體也不好。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過年了,他想盡快把剪紙學好,送給爸媽看。
宿城區埠子鎮退休老師 志愿者 陳茂忠:這就是傳統文化,又是喜慶,所以小朋友也愿意學。
2018年,市關工委組織“五老”宣講報告團隊,“校校進”、“村村行”主題宣講有效落實,300多所中小學校和1471個校外教育輔導站開展活動,2216名“五老”志愿者參與,教育青少年29.5萬人次。市關工委還以“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社區”創建為載體,積極參與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全市共組織“五老”法治報告1933場,教育青少年25.3萬人次。
宿遷市關工委負責人 陶美霞:我們組織1萬多名的五老成員三次深入基層,深入學校進行廣泛的調研,他們為寄宿制工作提供了依據。就是占留守兒童的61%,留守兒童都到寄宿制學校去救助,生活條件也很好。第二項工作就是進行一卡通,“八免一卡通”。“八免一卡通”就是對留守兒童,特別是困難的兒童就是建檔制卡。這個卡一個留守兒童拿到這個卡可以享受八個方面的優惠,比如說理發或者是到學校去借圖書都是免費的,我們全市近25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