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 宿遷人“菜籃子”量足價低
2025年01月17日08:5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市民們紛紛開始籌備年貨。蔬菜作為節日餐桌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供應和價格備受大家關注。近日,記者走訪種植基地和市區多家農貿市場了解供應情況。
地產菜源源不斷 種類多品質好
在一些設施蔬菜種植基地,本地菜正陸續迎來采摘期。在宿遷經開區南蔡鄉新蔡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隨機走進一個大棚,一個個青椒青翠飽滿,綴滿枝頭。工人們穿梭其間,小心翼翼地將青椒摘下,放入筐中。
另一個大棚種植的是青茄,寬大的葉片下,青茄個頭飽滿,沉甸甸的。工人們熟練地摘下青茄,不一會兒,筐里就堆滿了。據蔬菜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大約有120畝,建有37個蔬菜大棚,主要種植茄子、小番茄、黃瓜和青椒等蔬菜。由于采取了錯季種植策略,他們的蔬菜能夠避開傳統種植季節的競爭,搶占市場先機。
蔬菜基地負責人 朱玉龍說:“價格要適當比他們(正常種植)高。夏天時賣十五元一筐,才七毛五到八毛錢一斤,現在賣一塊五到兩塊,價格翻到兩倍。”
為了保持蔬菜的新鮮度和品質,基地采取輪回采摘的方式,每天摘5個大棚的蔬菜,一星期輪回一次。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確保蔬菜的持續供應,還能夠讓蔬菜得到充分的生長和休息。
蔬菜基地負責人 朱玉龍說:“過年時候能趕上三茬茄子大量上市。現在一個棚子大概在50包,大概1000斤左右。一天摘五個棚,大概四五千斤。春節時候一天能摘六七百包,大概一萬二三斤左右。”
目前,基地的蔬菜主要銷往常州、蘇州等地的市場,行情非常可觀。大棚蔬菜種植是宿遷經開區南蔡鄉的主導產業。目前,全村蔬菜種植面積2500多畝,去年以來,村里正著力向農戶推廣反季節蔬菜種植模式,通過科學的管理和種植方式,確保蔬菜在寒冷的季節也能茁壯成長,為市民的“菜籃子”提供有力的保障。
宿遷經開區南蔡鄉新蔡村黨支部副書記 蔡紹安說:“只要農戶建的溫室大棚多了,我們就有供應量。有供應量,大客戶也會來我們這兒。”
批發市場備貨充足 價格低于往年
在市區一些農貿市場,各類新鮮的蔬菜應有盡有。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擺滿了攤位,不少市民正在精心挑選需要的菜品。攤主吳賽表示,隨著春節臨近,蔬菜的供應量逐漸增加,目前價格穩定。
蔬菜攤攤主吳賽說:“新土豆今天剛下來的,進貨價大概在兩塊五六左右(一斤),賣三塊、三塊五(一斤)。平菇的話,這兩天有一點漲價了,賣三塊五、四塊(一斤)。這個黃菜還是很便宜的,三四毛錢一斤。”
在華東農業大市場,商戶們有序地打包、裝卸蔬菜,載滿蔬菜的車輛來來往往。這里作為市區最大的蔬菜批發交易市場之一,承擔著市區及周邊地區的蔬菜供應任務。蔬菜批發商徐超告訴記者,今年蔬菜價格普遍比去年便宜,主要是因為今年目前氣溫較高,沒有暴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本地菜也供應充足。
蔬菜批發商 徐超說:“韭菜往年這個時候都得賣到三塊好幾、四塊多(一斤),今年就一直在兩塊多錢一斤左右徘徊,價錢一直上不去。辣椒也是,像咱們現在的海南辣椒,往年這個時候都賣到七八十塊一箱了,現在都才賣40塊錢左右。”
另一家蔬菜批發商陳亞杰,主要銷售來自山東壽光的精品蔬菜。他說,隨著春節越來越近,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可能會有波動。為此,他們已經提前備貨。
蔬菜批發商陳亞杰說:“地頭也都備貨了,備了兩車貨,防止漲價。隨時隨地往宿遷這邊發貨。”
目前,華東農業大市場每天的蔬菜吞吐量約600噸,水果約200噸,每天進場的車輛1000余輛。春節臨近,為了滿足市民需求,經銷商們基本已提前備貨,市場也增加了貨物的儲備量。
華東農業大市場工作人員 喬亮說:“目前市場的庫存量可以供應宿遷市民一周到十天,并且每天都源源不斷地會有從各大城市,比如海南、云南、山東等地運過來的蔬菜、水果。我們都提前通知商戶加大儲備量,增加到30%~50%的供應量,以保障春節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