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魔改視頻風靡網絡 監管提示:守好邊界
2025年01月13日08:5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經常刷短視頻的小伙伴們最近一定發現,網絡上出現了一些用AI技術“魔改”的短視頻,比如《甄嬛傳》變身“槍戰片”、《紅樓夢》改成“武打戲”、《西游記》成了“愛情劇”……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出管理提示,AI“魔改”須有邊界,涉嫌構成侵權行為的將承擔法律責任。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華妃騎摩托車、孫悟空變身飛船飛走,最近,不少熟悉又魔幻的場景,頻頻“攻占”短視頻平臺,引起不少市民、網友的關注。
市民蔣先生說:“它是一種以出其不意的那種方式,通過這種比較幽默詼諧的方式,給我們帶來快樂,看起來的話是比較放松的。”
不可否認,部分AI“魔改”視頻有創意也有新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典影視作品的二次傳播,甚至擴大了原作品的影響力。但與此同時,一些“魔改”視頻對經典作品進行毫無底線地篡改、丑化,讓人看著非常不適。
市民宋先生說:“一方面,它可能會把一些真正的歷史改掉,讓一些不了解這段歷史的年輕人產生誤解,影響到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針對這一現象,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了《管理提示(AI魔改)》,明確指出AI“魔改”視頻須有邊界。《提示》中還提到,有些AI“魔改”視頻為博流量,毫無邊界褻瀆經典IP,沖擊傳統文化認知,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且涉嫌構成侵權行為,也誤導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律師張正亮說:“對經典影視劇的改編,涉嫌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侵害原作權利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改編權等權利。可能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以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專業人士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在引用影視作品內容并進行原創性評論的情況下,可以被認定為“構成合理使用”。AI魔改行為是否屬于侵權,需要區分發布視頻的賬號是商業性賬號,還是普通非商業性個人賬號。
律師張正亮說:“一般而言,如果屬于商業性賬號的行為,運營主體未經原作品許可擅自“魔改”,可能涉嫌著作權侵權;如果只是普通非商業性個人賬號的行為,出于滑稽、娛樂等目的進行小幅“魔改”,則通常不是我國《著作權法》重點規制的對象。”
同時,國家廣電總局要求各相關省局督促短視頻平臺迅速排查清理,并嚴格落實內容審核要求,以維護清朗健康的網絡視聽空間,保護原創作品和傳統文化。
張正亮說:“如果AI‘魔改’視頻中包含色情、 暴力、恐怖等違法信息,傳播這些視頻可能違反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構成傳播違法信息的行為。 此外,利用AI技術進行深度合成并傳播虛假視頻,還可能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共利益。在法律責任方面,均可能受到民事、行政、刑事的法律制裁。同時,公眾也應提高法律意識,不參與制作和傳播違法視頻。”
AI技術本應是推動文化創新的正能量,而非破壞經典的“妖風”。未來,我們期待AI技術能夠在尊重原創、遵循法律的前提下,為影視創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