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不離鄉土!宿遷61個村級互助養老睦鄰點投入運營
2025年01月13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每位老年人內心深處的溫馨愿景。在宿遷,61個村級互助養老睦鄰點在2024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很多老年人滿足“不離鄉土、不離鄉鄰、不離鄉音、不離鄉情”的養老服務需求。
下午2點,在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的互助養老睦鄰點,10多位老人正悠閑地享受著午后時光。打牌、寫書法、下象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快樂的笑容。70歲的單賢真老人和她的“閨蜜”們圍坐在一起,打著撲克,聊著家常,笑語喧嘩。
村民單賢真說:“來這里非常快樂,我們老年人打打牌,嘮嘮嗑,每一天時間都遛遛串串玩玩。”
不遠處,剛退休的朱杰老人正專心致志地練習毛筆字,這里的環境讓他感到十分愜意。
村民朱杰說:“我喜歡寫字,我就有時間到這里邊寫寫字,到春節時間,免費寫春聯。樓上面還有健身器材、圖書閱讀室,在這里面老有所樂,我們生活都很開心。”
每天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附近的老人們會準時來這“打卡”。這里開水、冷熱空調、棋牌室、健身室等一應俱全,還提供午間休息區,不僅提供老人生活照料上的服務,還滿足他們精神方面的需求。
互助養老睦鄰點負責人劉春說:“到端午節了,我們在一起包粽子。九九重陽節,給我們村年齡最大的老人過生日。春節,我們也可以和老年人在一起包餃子,慶祝一下新年,老年人都很開心。”
在宿遷經開區古楚街道朱圩社區的互助養老睦鄰點,老人們同樣享受著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在理療室,老人們一邊看電視一邊享受全身按摩。剛退休的蔡光遠老人,每天必來這里。居民蔡光遠說:“提供這樣一個場所,對我們娛樂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這處養老睦鄰點日常提供早、中、晚三餐,菜單每天更換,符合老年人口味,用餐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食量和需求點餐,一天的餐費僅需12元。居民蔣忠誠說:“食物多樣化,都是一葷兩素,(每周)一次魚、一次雞腿、一次紅燒肉。”
睦鄰點還與多家本地知名醫院合作,開通醫療資源綠色通道,實時連接線上視頻醫生,為老人問診治療;搭建了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通過物聯網信息聯動,實現全年、全時監管老人的身體健康。護理人員尹珍華說:“給老人洗澡、洗衣服、喂飯、理發、剪指甲,關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到老人全方位的服務。”
互助養老睦鄰點負責人林莉說:“后面我們也會定期開展包括書法、繪畫、歌舞、戲曲、出游等在內的多樣化趣味活動,休閑娛樂的同時,也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老人社交需求。”
記者了解到,示范性村級互助養老睦鄰點是市政府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建設任務數55個,目前已超額完成,全市投入運營61個。按照2025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計劃,今年睦鄰點建設繼續完成30個,同時將對已建成的養老睦鄰點充分宣傳,引導老人積極參與睦鄰點活動,讓更多老人享受“家門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