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救助金3162萬元!宿遷民政臨時救助再升級
2025年01月12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生活中總有不可預見的波折,在遭遇突發疾病、自然災害,又或是因學、因殘導致的臨時性困難時,如果能得到及時幫助,是每個人的心愿。2024年,宿遷市民政部門對臨時救助政策進行了全面升級,更精準、更快速地幫助那些因突發事件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
2024年2月,宿城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向家住宿城區某小區的陳女士(化名)發放了一筆4750元的臨時救助金。陳女士今年42歲,2023年在一次檢查中發現患上了乳腺癌,治療增加了家庭開支,陳女士十分發愁。一次偶然的機會,社區在宣傳民政各項救助政策的時候,陳女士了解到相關政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申請了民政部門的臨時救助。
陳女士(化名)說:“當時(治療費)3萬多元,自費的。說有一項救助金,我就到這邊去咨詢了。”
不久隨后民政工作人員前往陳女士的家中進行走訪,確認陳女士各項條件符合臨時救助對象后,一次性發放了她4750元的臨時救助金。
陳女士(化名)說:“給我們困難家庭帶來了幫助,經濟的幫助和生活上困難的幫助。”
宿遷市民政局幫扶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姜孟妍說:“民事救助標準等于當地的月低保標準除以30天,再乘以臨時救助人口,乘以臨時救助天數,其中臨時救助天數最長為180天。支出型臨時救助根據救助對象支出情況,分類分檔實施救助,具體標準由各縣區自行確定。”
根據困難群眾的實際情況,宿遷市民政系統制定了更加人性化的救助標準,確保每一筆救助金都能切實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無論是緊急醫療救助、基本生活保障,還是臨時安置費用,都將根據家庭實際需要精準發放,讓救助更貼心、更到位。并且,對情況緊急的救助對象,實行小額先行救助,事后補充完善手續。
宿遷市民政局幫扶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姜孟妍說:“對實施臨時救助后生活仍持續困難的群眾,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等常態化的保障范圍。符合其他救助事項的會及時推送至醫療、教育、住建等相關部門,不斷延伸救助范圍。”
同時,實施分層分類臨時救助,對單次救助金額不超過月低保標準兩倍的小額臨時救助,由鄉鎮街道直接實施救助;對超過月低保標準兩倍的大額臨時救助由縣區民政部門按照規定審核確認,并且聯合醫保、殘聯等部門定期信息共享,及時發現走訪排查,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救助。
宿遷市民政局幫扶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姜孟妍說:“2024年,宿遷市發放臨時救助金3162萬元,惠及困難群眾2.94萬人次,切實緩解了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的生活困難。接下來,我們會持續優化臨時救助工作流程,并且加強相關政策的銜接,不斷健全監測預警和主動發現機制,加強資金保障和規范管理,充分發揮臨時救助紓困解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