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 警惕“低溫燙傷”
2024年12月25日06:1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冬至節氣后,數九寒天到來,暖寶寶、熱水袋、發熱貼等各種取暖神器開始登場,但溫暖的背后也暗藏著風險,一不留神,可能就會引起低溫燙傷。
在宿遷市區多家商店和藥店,各類暖寶寶、發熱貼等已經紛紛登場,記者觀察發現,這類商品的包裝袋上,大多會寫有“請勿在睡眠時使用、請勿和取暖設備一起使用”等提示,但在使用過程中,一些市民依然會不小心“受傷”。
市民王女士說:“暖寶寶貼在了我的腿上,然后我就睡著了。結果醒來,我就發現腿這一塊地方,整個區域都紅了。”
暖寶寶發熱后,最高溫度可達68度,平均溫度也有52度。醫院就診的低溫燙傷患者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將暖寶寶直接貼在皮膚上或整夜使用。醫生介紹,這類產品初次接觸皮膚時,可能不會感到燙熱,反而覺得溫暖舒適。然而,長時間接觸后,皮膚及軟組織可能會受到由淺入深的損傷。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醫師王雪山說:“低溫燙傷,基本上還是統一的規定,為50℃以下的這種溫度的物體和人體接觸發生的燙傷。等到發現的時候呢,被燙傷的部分皮膚蒼白,或者是皮膚有點僵硬,微微發癢,那么慢慢地,組織會出現水泡,再往后皮膚顏色越來越暗,甚至發黑壞死。”
醫生介紹,低溫燙傷的疼痛感不明顯,很多人會掉以輕心,直到燙傷嚴重的程度才被發現,所以大家在使用暖寶寶、熱水袋、發熱貼等產品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醫師王雪山說:“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最好貼在內衣上,有一個隔熱層。間隔一到兩個小時就要給它更換一下位置,不要固定在一個部位取暖,時間長了就燙傷了。”
老年人、糖尿病人、嬰幼兒、殘障人群等更容易遭受低溫燙傷,日常生活中要尤其注意。同時,如果已經發生低溫燙傷,應立即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進行濕敷,若情況嚴重,應立即就醫。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醫師王雪山說:“第一就是要保持創面干凈清潔,如果有碘伏,可以消消毒,燙傷的軟藥膏可以涂一點。對于輕微的(低溫燙傷)可能一周左右就愈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