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處方”是如何開出來的?
2024年12月17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去醫院看病,醫生會給開處方,一般都是各類治療藥物,但現在有一種“運動處方”逐漸流行起來,靠運動就可以緩解慢性疾病癥狀。那這運動處方到底是怎么開出的?真的有效嗎?
上午,在宿豫區豫新醫院運動促進健康中心,市民陳女士正在運動處方師的指導下,使用器材進行運動治療。一個月前,陳女士因為高血壓來到醫院就診,醫生給她開了份“運動處方”,堅持了一段時間,不僅血壓恢復平穩,體質也變好了。
市民陳女士說:“這兩天是天天晚上出去慢跑20多分鐘,早上出去也是轉轉,跳跳廣場舞什么的。我感覺運動起來還是可以,比吃藥效果要好一點。”
運動處方,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運動來進行治療的處方,那這份處方是怎么開出來的?記者也親身體驗了一下。
徐賽虎是一名中醫師,也是一名考取相關資質的運動處方師,他先是測量了記者的身高、體重、血壓、體脂等基本數據,并建立檔案,然后通過心肺功能測試訓練儀、智能踢腿勾腿檢測訓練器等專業儀器,評估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耐力,以及臨近肌肉的平衡情況等項目。
做完所有檢測項目,通過智能數據分析,記者的身體情況相對健康,只需要保持適度運動即可。隨后,運動處方師開具了一份專屬于記者的運動處方。
中醫師 運動處方師 徐賽虎說:“你看,這些就是適合你的運動,每天用1分鐘60到80次的速度,跳繩2分鐘,然后休息1.5分鐘,再跳繩2分鐘,循環進行5組,或者每天25分鐘的八段錦,也可以去跑步。”
在給記者開具的這張處方單上,包含了運動處方和營養處方,上面明確了具體的活動強度、時間、頻率和活動方式。據介紹,所有的運動處方都是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更加可行、安全。
中醫師 運動處方師 徐賽虎說:“我們現在的主體人群是結合慢性病來開展。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通過飲食和運動能夠控制下來的這種人群比較多一點,可以規避長期用藥。第二個就是通過鍛煉之后,對于他的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延遲的作用。”
近年來,各類慢性病成為困擾大家健康的主要原因,為了更好為市民提供更健康的治療方案,宿遷市積極推動各級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機構建設。同時,制定宿遷市體衛融合從業人員培養方案,累計培養運動處方師100余人次。目前,全市共建設運動健康小屋、運動促進健康機構試點21個,這里可以為市民免費提供體質和健康檢測、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學健身指導、運動損傷防護以及亞健康慢性病運動干預等,并為其開具個性化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