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餐館擁抱新變革 讓“宿遷味”飄更遠
2024年11月29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在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中,總有一些老餐飲店堅守著歲月的痕跡,承載著市民記憶中的家鄉味道。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餐飲行業也在不斷地應對著挑戰,經歷著變革。
飯店經理劉犇說:“這張照片對我們黃狗豬頭肉還是很重要的,見證了我們發展的歷史,這張在老的城區東大街,當時還是我們老板一家幾口在維持經營著這個店,然后一直到2008年,我們搬遷到現在這個位置,然后成立公司,把店面面積擴大,然后裝修風格提高一點,為了接待更多的客人,提高好的服務環境。”
2008年以前,黃狗豬頭肉店坐落在市區一條老街上,那時的餐飲市場相對單一,消費者的選擇渠道有限,他們與紅樓、金陵等幾家宿遷老店共同構成了城區餐飲業的主體。當時,店里的菜品簡單,主要以傳統的豬頭肉和鹵味為主,即便如此,每到夜幕降臨,店鋪前總是人頭攢動,食客們絡繹不絕。
飯店經理劉犇說:“最早的時候消費者的選擇渠道也少,過去的小店可能就只做那十幾道菜,過去因為消費者習慣的問題,覺得來吃一次他就要吃得過癮,所以量大。”
而如今,店里菜單上的菜品琳瑯滿目,除了傳統的豬頭肉、鹵味外,還增加了各種涼菜、熱菜、小吃。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自由選擇搭配。這種變化,不僅滿足了顧客的多樣化需求,也提升了店鋪的競爭力。
飯店經理劉犇說:“現在很多消費者,只是為了品嘗,所以我們對分量上面做改變,我們有幾十道菜給客人選擇,隨著季節的變換也不停更換菜肴,一些時令的菜肴上去。”
在經營模式的轉變中,餐飲店也遇到了不少挑戰,其中最大的就是外賣行業的沖擊。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劉犇和他的團隊付出了很多努力。
飯店經理劉犇說:“我們這些年也是根據整體市場的情況,把一些菜肴除了堂食之外,也利用現在的外賣平臺,網上平臺,把食材進行一定的鎖鮮真空,便于客人帶回去品嘗,或者帶到外地去品嘗。”
市民馬女士今天前來打包八份豬頭肉,準備寄給南京的朋友。她的朋友非常喜歡吃宿遷的豬頭肉,以前要吃只能親自過來,現在通過電話下單,第二天就可以吃到,非常方便。
市民馬女士說:“今天過來是幫朋友帶過去的,朋友在外地非常喜歡吃他們家的豬頭肉。以前要吃,除非有時間過來才能吃一次,現在打個電話就可以了,第二天就可以吃到了。非常方便。”
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餐飲代買服務也逐漸成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市民使用跑腿服務購買最新鮮的菜品。
跑腿外賣員張先生說:“我們平常的飯點時候可以接到很多訂單,直接坐在家里面動動手機,我們就可以把好吃的直接送到家里面去。”
飯店經理劉犇說:“人口密集度也在逐漸地轉移,老城區的人比新城區的人相對少,這些消費者很多會通過像跑腿外賣。”
菜品做好打包后,記者跟隨跑腿小哥的腳步,采訪到了訂外賣的兩位市民,她們都是開店的老板,白天比較忙沒空出去吃飯,所以一日三餐都是通過外賣,品嘗到全城的美食。
劉犇說,在時代的變遷中,老餐館不僅要保留傳統美食的魅力,還要不斷創新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飯店經理劉犇說:“秉持初心,做好我們餐飲人的本分,保持好食材的食品安全,保持好食材的新鮮。希望通過政府的宣傳,包括外地游客來往頻繁的品嘗體驗,我們黃口豬頭肉能夠成為代表我們宿遷美食的一個名片,我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