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 宿遷農業、養殖業做好保暖工作
2024年11月29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受冷空氣影響,11月28日宿遷最低氣溫僅1度。為此,農業、養殖業等行業積極行動,做好防寒準備,確保豐產豐收,一起來關注。
覆蓋棉被科學施肥 農作物田間溫暖越冬
11月27號下午,在宿城區龍河鎮的一處蔬菜種植農場,400多畝連片大棚,種植了青菜、辣椒等蔬菜,當前正值批量上市,為了防范低溫,工人們利用智能溫控設備,調節棚內溫度。
家庭農場負責人韓周說:“每天下午在5點左右,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這里有4至5公分的棉被,每天工人會定時給它落下去,每天早上在8點左右再給它升起來,此外,我們還覆蓋了地膜,第一就是地面保暖、保濕,然后防菌,它不容易生病。”
早在一個月前,工人們就對棚內的加熱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確保在寒潮來臨時能夠迅速啟動,為蔬菜提供穩定的溫度保障。
在宿豫區新莊鎮的一處麥田,只見一條條排水溝暢通無阻,冬小麥在充足的陽光和水分滋養下,顯得生機勃勃。種植戶陳允樂正在根據田間情況,對未出苗的區域進行補種,對旺長的小麥進行控旺,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
新莊鎮種植戶陳允樂說:“最近兩天下過一整天的雨,雨也比較大,我們種植戶抓緊開溝,有沒有積水,保證新苗期,包括來年春天不能受水淹。然后再觀察苗太弱的田塊,抓緊施5到10公斤尿素,讓它由弱轉大,天也冷了,增加小麥的抵抗能力。”
氣溫下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小麥苗情長勢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不同地塊的苗情給出科學的管護建議。
宿豫區新莊鎮農村辦公室農技人員 倪紹山說:“對前期早播的田塊,苗情長的過旺要適當鎮壓,苗弱的田塊要適當噴施一些磷酸二氫鉀和蕓苔素內酯,讓小麥能夠得到完全生長。”
家禽養殖智能化保暖 18萬只小雞健康成長
同樣,在寒冷的天氣條件下,家禽養殖業也在積極采取保暖措施。在宿豫區大興鎮的一家專業蛋雞育雛公司,小雞們不僅享受著營養均衡的美食,還體驗著全自動化的高端生活模式。
在養殖區,18萬只小雞活蹦亂跳。工作人員介紹,蛋雞的育雛工作需要把僅有35克重的小雞苗養至800克左右,由于雞苗前期十分嬌氣,需要飼養員精心的管理和照料,才能早日達標。
養殖場負責人孫群說:“在雞苗進來之前,我們就要對雞舍的漏洞,要用這個泡沫膠填充,把窗戶、門都給它封好,封好之后,然后我們進行消毒,消完毒之后就可以雞苗可以進來,把溫度維持在一定范圍。”
溫控設施看似簡單,實則需要飼養者對溫度的精準把控,降溫和升溫都是緩慢進行,不能大起大落,不然容易引起雞苗的應激反應。
養殖場負責人孫群說:“隨著雞日齡的逐漸增長,我們每一天降0.2度,基本就在這樣一個幅度,上下不超0.5度。設定溫度是35度,它的最高溫度是35.5度,最低溫度是34.5度。”
住得暖,也得吃得好。除了平時吃的玉米、豆粕和麥麩之外,它們還要吃一些青菜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此外,為了應對雞舍的一些突發情況,公司還加裝了停電報警和發電機自動工作裝置。
養殖場負責人孫群說:“如果說突然我們停電了,我們發電機是在30秒到1分鐘之內,它自動打火,自動及時供電,鍋爐可以正常運轉。”
技術人員提醒,寒冬時節,養殖戶們一定要提前排查養殖場所安全隱患,做好相關應急預案,確保畜牧養殖有序進行。
宿豫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黃侶榮說:“如果說出現了一些嚴寒天氣了,造成損失了,我們就要第一手掌握最準確的受災的信息,并及時上傳到我們的系統里面,在一些政策上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