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一養殖基地“跑步魚”高峰期日銷可達數萬斤
2024年11月24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初冬,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重要產業,水產養殖再次迎來豐收的季節。尤其采用獨特方式養殖的“跑步魚”,更是迎來捕撈期,一起去現場看看。
在皂河鎮蘇漁鮰魚養殖基地,漁民們喊著號子,合力將網拉起,收攏的漁網中,一尾尾鮰魚翻騰跳躍,漁民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捕撈上來的鮰魚經過嚴格分揀后裝車,運往全國各地。
江蘇省鮰魚產業技術體系宿遷推廣示范基地養殖經理葛高磊說:“規格不一樣,它價格也不一樣的,一般六七塊到十來塊(一斤)都不等的。”
作為長江三鮮之一的鮰魚,其肉質鮮美細嫩、營養豐富。蘇東坡曾寫詩點評:“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詩中贊美的石首就是鮰魚,形容其肉多而無刺,其味賽河豚且對人無害。流動的水,是鮰魚養殖的秘訣之一。基地水域總面積270萬平方米,其中鋼結構流水槽79條,面積7萬平方米,通過人工打造,形成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水流循環。鮰魚的主要活動范圍就在流水槽中,這不僅提升了鮰魚生存環境的質量,更促使鮰魚不停運動,從而形成獨特的“沖浪魚”“跑步魚”品質。
江蘇省鮰魚產業技術體系宿遷推廣示范基地養殖經理葛高磊說:“流水養殖就是說它的溶氧能夠充足,魚一天24小時都在運動的,不像土塘的話,魚都是趴在底子下面不動彈,基本不動彈,到吃料的時候過來吃料。所以說相對于傳統的養殖,肉質要更緊湊一點。”
好品質,自然不愁銷路。運輸員劉力祥已經在現場等待多時,為了保證鮰魚的新鮮度,他們通常會早晨開始裝車,中午前發車。到了目的地后,鮰魚會立即卸下來,送往各個銷售點。
運輸員劉力祥說:“像我們這車今天能裝到 18000斤,主要是拉到石家莊、太原這兩個地方。現在是正常走量,我們一個車也還夠,但像逢年過節的時候,老板都從外面調車回來,那一個車根本忙不過來。”
據了解,該基地每年的鮰魚產量可以達到5000噸,主要銷往天津、石家莊、北京等地,目前基地已與國內多個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做到“日日供”,直達百姓們的餐桌。
江蘇省鮰魚產業技術體系宿遷推廣示范基地養殖經理葛高磊說:“高峰期一天的話,基本在六萬斤到八萬斤左右的樣子,根據我們市場的需要量,來計劃我們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