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生姜 宿遷大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2024年11月14日08:5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進入冬季,芹菜、生姜等部分本地蔬菜迎來采收季,源源不斷供應市民“菜籃子”。在田間地頭,工人們忙采摘,種植戶們忙銷售,豐收的快樂洋溢在農戶們的臉上。
龍河3000畝芹菜水靈又鮮嫩
在宿城區龍河鎮的一處芹菜種植基地,工人們在翠綠的芹菜叢邊,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小鐮刀,輕輕一割,一棵棵鮮嫩欲滴的芹菜便收割下來。
與此同時,70歲的工人王國美也在忙碌地收割著芹菜。每年的芹菜收割季,王國美都會到各家芹菜種植戶家中幫忙。雖然這段時間的工作強度大,但能夠有一份收入補貼家里,她感到特別滿足。
工人王國美說:“上午6點到11點回家吃飯,下午是1點半來,5點半下班,老年人又沒有什么事,說說講講就下午了。”
收割好的芹菜被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種植戶吳保州熟練地打包操作著,確保每一捆芹菜都達到客商的要求。
吳保州今年種植了10畝芹菜,共有10多個大棚。由于今年天氣異常炎熱,導致芹菜上市時間推遲了一個月,但幸運的是,芹菜的長勢非常好,品相上乘,深受客商喜愛。
目前市場上的芹菜價格雖然比10天前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每斤7毛到8毛之間,這讓他對今年的收入充滿了信心。
種植戶吳保州說:“像我們這個芹菜能達到8000斤一畝地,割下來就賣了,還沒割人家就定好了,說今天賣給我。”
今年,龍河鎮種植芹菜面積達3000余畝,預計產量在12000噸以上。在芹菜豐收的同時,蔬菜經紀人也忙碌起來。在蔬菜交易市場,一批批的芹菜被運到這里,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蔬菜經紀人蔡海旺說:“現在大大小小車輛有十幾輛,一天大概在35-40噸左右,發到蘇州、常州、杭州這些地方,像我們宿遷這邊的芹菜,品質比較好,南方那些城市都是比較認,預計持續收購到年底左右。”
洋河首次試種生姜 畝均收益4000元
今年5月中旬,洋河新區羅莊村首次試種生姜,經過6個月生長,眼下10畝大黃姜已經成熟迎來采收。走進姜田,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蔥蔥,一株株生姜黃綠相間、長勢喜人。
采收工人趙桂娥說:“第一年種的生姜挺不錯的,每個(基質袋)包里種三個,一個要長六兩,大豐收,長得很好。”
記者注意到,較大的單株生姜去莖后重量為8兩以上。帶領村民試種生姜的羅莊村黨支部書記陳長濤高興地介紹,經過初步測算,今年姜田每畝平均產量在2000斤左右,按照訂單收購價每斤7元計算,扣除各類成本,生姜畝產收益約4000元。南京農業大學宿遷研究院不僅為農戶們提供了脫毒種苗,還考慮到這里的土壤多呈弱堿性,并非生姜理想生長環境,選取更便于管理的基質栽培方法,促進生姜生長。
南京農業大學宿遷研究院技術研發部主任 王俐翔說:“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生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以及夏季遮陽網遮陰等技術,來實現生姜的高效種植生產,今年我們也取得了較大的一個成功。”
明年,村里還將加大與科研機構合作,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并借鑒山東種姜模式,補充新的種植方法,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