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泗陽:田地滿目金黃 玉米畝產850斤
2024年11月03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深秋時節,一茬茬的豐收還在持續。在宿遷泗陽,三百多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滿目金黃,一臺臺收割機馳騁在田地里,帶來豐收的訊息。
記者來到了泗陽縣臨河鎮房湖村,種植基地一片豐收場景。自走式玉米收割機來來回回,不一會兒,收割機自帶的箱子就裝滿了,收割機駕駛員再小心翼翼地把玉米轉運到小貨車上,等待運走。
種植戶高寶虎說:“今年我們家種玉米品種是聯創893,目前已經收割了,根據表現,測產的話,每畝在850斤左右,經濟效益還可以,每畝地的效益在860塊錢左右。”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是在傳統間作、套種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的一季雙收兩種作物共存的種植模式。三年前,高寶虎開始了這條特殊的農業發展之路。一年年下來,大豆和玉米的效益讓他很是欣慰。
種植戶高寶虎說:“黃豆前期已經收割掉了,前期的產量預計在200斤左右,總經濟效益在350塊錢,玉米加黃豆的話,一共在1100多塊錢(一畝)?!?/P>
收割機一邊采收,一邊把秸稈還田,實現了綠色循環種植。在高寶虎的心中,無論是玉米還是大豆,渾身是寶,必須要充分利用。
種植戶高寶虎說:“前期收割黃豆,秸稈我們銷售給牛羊養殖戶,我們有一部分的經濟效益。玉米秸稈經過這個粉碎以后,我后面會進行耕作或者旋耕,把它埋到地上,提升土壤肥力?!?/P>
高寶虎說,玉米和大豆各自所需的肥料、除草劑等各不相同,又互相影響,容易導致田間管理成本增加。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與扶持,才讓他克服困難,充滿信心地堅持了下來。
種植戶高寶虎說:“第一個有農業農村局全程的技術指導,有專家給我們上課,到實地給我們進行指導。第二個就是國家大力給我們政策補貼,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給我們兜底。”
對于未來的發展,高寶虎心里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希望抓住機會、立足政策,擴大種植面積,實現效益的翻倍。
種植戶高寶虎說:“根據這個政策走向,我們肯定要增加規模,好的政策,我們肯定要把它拿到手里面,為國家的大國糧倉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