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 宿遷河湖、藕塘好“豐”景
2024年10月27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金秋時節,河湖、藕塘里也滿是豐收景象。駱馬湖的“生態魚”、泗洪的淺水藕,農戶們忙捕撈、忙采收,滿是豐收的喜悅。
總產一千萬斤 駱馬湖“生態魚”上市
秋風起,魚蝦肥。這兩天,駱馬湖800多畝生態網箱里的花鰱喜獲豐收。早上七點,漁民們就駕駛漁船來到網箱養殖區,拉網、撈魚。
湖濱新區曉店街道洋河灘社區漁民 李春亮說:“大的有4斤多重,一個網箱能收1000多斤,能收十來萬塊錢。這魚絕對好,純天然的,沒有喂一點飼料。”
湖里忙著收獲,而在岸邊碼頭上,同樣擠滿了前來購買“生態魚”的收購商。漁民們將剛起上來的活蹦亂跳的大魚,一筐筐裝進網箱,隨后裝上貨車,運往外地。
水產品收購商 徐奎說:“我從鹽城過來的,來駱馬湖裝魚,一車大概裝一萬五六千斤,拉到上海去。比較受市場的歡迎,正常2到3天來一次,基本上要到湖里捕魚結束。”
近年來,駱馬湖因地制宜發展浮式網箱放養鰱鳙項目,不投餌、不用藥,放養的鰱鳙以湖區天然浮游生物為食,實現“以水養魚”到“以魚凈水”的重大轉變。駱馬湖現有7000余只凈水網箱,養殖的都是花白鰱,預計今年總產量將達一千萬斤。
遠銷國外 1600畝淺水藕采挖忙
在泗洪縣界集鎮的淺水藕種植基地,千余畝蓮藕也進入豐收的旺季,十多名藕農正在采收成熟的淺水藕,采挖、打包、搬運、裝車,忙得不亦樂乎。這一批采摘的蓮藕名叫紅芽,主要是出口到國外市場。
蓮藕種植基地董事長 朱守兵說:“我們這個基地總面積大概在1600畝左右,畝產大概在3600斤,主要分兩個品種,一個是紅芽,一個是三五,紅芽針對的是國外市場,出口。三五針對的是國內的各大批發市場,價格大概在一塊六左右,今年的總體來講,產量包括收入應該還是可以的。”
目前,該基地兩個品種蓮藕的采收時間,從現在起將一直持續到明年。由于蓮藕色澤亮麗、甜脆鮮嫩,頗受消費者青睞,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蓮藕種植基地董事長 朱守兵說:“紅芽大概在每年的九月份,采到第二年的三月份,過段時間開始采三五,三五的時間也是差不多,稍微晚一點,大概在每年的十一月份開始采,采到第二年的四月份。”
近年來,泗洪縣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在低洼地塊種植優質蓮藕,采取“合作社+農戶”方式進行藕蝦套作。不僅豐富了百姓的“菜籃子”,也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實現了農村增美、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