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康復 宿遷為120多名大齡智殘兒童點燃希望之光
2024年10月24日08:56 來源:宿城融媒體
一個家庭如果有一位智殘兒童,在經濟和精神上會有許多壓力。為了讓更多智殘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緩解其家庭經濟壓力,宿城區(qū)啟動“智殘少兒·善助康復”項目,目前已為一百多名大齡智殘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服務。
走進市兒童醫(yī)院訓練室,小政(化名)在老師的引導下,正在進行涂色訓練。小政今年11歲,是一名唐氏綜合征患兒,一些對正常兒童來說非常簡單的事情,他卻需要日復一日地反復練習,小政一家曾對此束手無措,還好有專業(yè)機構向他伸出了援手。
小政(化名)媽媽王女士說:“我父母年齡也挺大的,也照顧不了他。要不是因為有這個機構,專門有人照顧他,我們負擔確實重。畢竟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得出來賺錢,上有老下有小的。”
針對小政的情況,康復團隊為他精心制訂個性化康復訓練方案,通過一對一的訓練激發(fā)他的興趣和積極性,漸漸地,小政的認知、運動、言語發(fā)育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小政(化名)媽媽 王女士說:“我跟他爸帶去公園、博物館去玩,那臺上都有字,像‘大’‘人’他都認識,還有‘上’‘下’都認識,簡單的字他都認識,還有1到10,他都可以數出來,我覺得改變挺大的。”
和小政一樣,在市兒童醫(yī)院,不少大齡智殘兒童,每天都會在醫(yī)生的引導和協助下有序進行康復訓練。“智殘少兒·善助康復”項目自2021年實施以來,提供日托養(yǎng)、周托養(yǎng)和月托養(yǎng),并為每位兒童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實現一人一檔。采用個訓與集訓相結合,康復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豐富課程形式,康復服務效果顯著,家長也十分認可。
市兒童醫(yī)院康復科副主任 魏林穎說:“我們也采用家庭與機構相結合的方式,我們給家長定期地舉行一些培訓課程,年底我們會做一次家長滿意度測評,家長滿意度總體能達到95%以上。”
7至14周歲的大齡智殘兒童,在尚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如果回歸家庭和社會,極易造成能力退化和認知障礙程度加重,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為此,宿城區(qū)殘聯積極向市慈善總會爭取善款,探索開展大齡智力兒童托養(yǎng)式康復試點,有效填補了大齡智殘兒童康復救助的空白,截至目前,已累計為120多名大齡智殘兒童提供免費康復服務。
宿城區(qū)殘聯康復科副科長 劉鎏說:“我們抓住7至14歲的最后補救期,做好‘托養(yǎng)式康復’,堅持‘康養(yǎng)一體化’訓練目標,讓大齡智殘少兒學到能適應社會生活的東西,學到秩序與規(guī)則意識,逐步實現融入班級、融入群體、融入社會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