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黃花又泛濫 到底該如何防治?
2024年10月23日08:3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加拿大一枝黃花是危害生態的外來物種,近日,有志愿者向我們欄目反映,他在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成片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處理。
近日上午九點,在三臺山景區內部靠南位置,記者和志愿者高芳一起,來到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地方,只見一片開得正艷的黃色花簇特別顯眼,植株大多高1米左右。高芳告訴記者,他經常會來這附近巡河,對這一片比較熟悉,這些黃花是他最近幾天發現的。
志愿者高芳說:“加拿大一枝黃花它繁殖比較快,能把其它所有的花草全部壓制下去,它們生長,然后其它的花草沒辦法生長了。”
高芳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三年在三臺山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每年他都會帶志愿者過來清理,但清理完,第二年又會出現。
志愿者高芳說:“人工拔,然后把它給抱出去,目前我們只有這個方法。也希望林業部門能夠看看有什么樣的藥噴上去以后,讓它自然而然地枯萎死掉。”
隨后,記者咨詢了三臺山景區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他們每年也會定期巡查,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后及時安排人員處理。
不僅是三臺山,記者在城區和城郊結合部空地上,也發現了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蹤影,隨著這幾年科普,不少市民認識到了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危害。
那么,加拿大一枝黃花到底該如何根除?有沒有持續有效的辦法呢?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明表示,加拿大一枝黃花是外來入侵物種,桔梗目菊科,原產北美,20世紀30年代作為庭院觀賞植物引進我國,后逸生成雜草。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明說:“加拿大一枝黃花一株植株可形成上萬粒種子,可通過風、鳥等多種途徑向四周擴散,還可通過農林作物種子、種苗調運等遠距離傳播。其根狀莖發達,并以植株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狀伸展生長,最長近l米,每個根狀莖頂端的芽可萌發成獨立的植株,能迅速生長成一小片。”
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入侵地往往形成單優勢種群落,與周圍植物爭陽光、爭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如果侵入農田、果園,還會造成作物減產。加拿大一枝黃花于2006年入侵我市,目前各縣區均有分布,主要在建設儲備地、公路兩側綠化帶和公園綠地等處。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明說:“根據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耕、撥、除”相結合的防控技術,對成片發生、地勢平坦、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行機械耕翻和復耕復種,揀除殘根殘莖,盡可能種植適宜的農作物或綠化植物,防止再次侵占。”
對零星發生的區域,在加拿大一枝黃花種籽成熟前,進行人工鏟除,一定要徹底清除其地下根莖,并集中銷毀,減少傳播擴散源。也可以化學防除,選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等藥劑噴霧防除。注意一定要在其種籽成熟前及時防除,防止種籽傳播,同時加拿大一枝黃花也可以加工成飼料。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植保站站長張明說:“具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可以入藥,具有抗菌、祛痰、止咳等作用,植物纖維可以造紙,幼苗可以用作牛羊等牲畜飼料等。總的來說,在我國加拿大一枝黃花仍然弊大于利,側重于預防和消除。”
相關部門提醒,市民如果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或疑似植株,建議立即向當地村委、居委會或屬地管理單位反映,告知具體位置,由相關部門及時治理。請勿私自摘除或拔除,以免人為擴大蔓延。不能隨意引進栽植、買賣、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入侵生物。截至記者發稿前,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記者采訪中發現的一些加拿大一枝黃花,已清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