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各地開足馬力 搶抓農時
2024年10月22日08:3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眼下正值秋收秋種關鍵時節,農民朋友們搶抓農時,確保農業生產高效有序進行,為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農機裝上北斗“大腦” 開溝理墑省時又省心
10月20日上午,在宿遷秈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一輛裝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農機車正在作業,駕駛座的屏幕上,精準顯示位置及耕作數據,即使是剛下過雨的黏土地,開溝也變得容易許多。
駕駛員李彬說:“早上十點鐘來的,到晚上五六點鐘。今年這個溝比較難開,用導航開,深度最起碼要達到二十公分,地頭溝要達到二十五至三十公分。”
這片土地共有270畝,位于“優質秈米最北緣帶”,是宿遷“百億級”水稻產業鏈中,品種選育與技術研發核心試驗區,共種植華占水稻120、徽兩優絲苗等300個水稻品種,目前已收獲過半。由于前幾天降雨,為防止積水影響后期小麥播種,該公司特意加裝了北斗導航系統,讓開溝排水更及時、更高效。
宿遷秈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佳洲說:“北斗導航取A和B兩個點為一條直線,你把它設定過后,定4米為一條溝,它會根據你的要求,每間隔4米開一條溝,所有的參數提前設定好,駕駛員只需要在機器到頭過后,調個方向,然后繼續再走。”
農機加裝北斗導航系統,相當于裝備安上了“智慧大腦”,其核心技術能實現自動精準執行農事作業,適用于開溝、耙地、播種、覆膜、起壟等工序。不僅大大降低了作業強度,也避免了重復勞動,提升了農機作業效率。
宿遷秈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佳洲說:“一個人一臺機器, 除了中午休息,然后就是晚上吃飯,夜里面基本上連夜開,正常的話兩天可以把溝系開完。”
不僅如此,通過北斗導航系統后臺,還可以進一步查看農機運行路徑和各項數據,“一張圖”就能提供精準的數字支撐,有效分析農機作業效率、運作時間、成本效益等,為科學合理實施農機作業提供參考依據,讓農業種植變得更省力、更精準、更高效。
宿遷秈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佳洲說:“這塊田今年平均產量大概在1300斤左右,那是干產。大概在23號搶收,把剩下的地塊搶收完,然后開始播種(再)開溝,溝就是讓水往一邊淌,有利于小麥的播種,不會導致爛根爛種。”
提前行動 為草莓“蓋被”御寒
除了忙著開溝理墑,霜降將至,嬌羞的草莓也開啟“防凍”模式。
在宿豫區新莊鎮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在為大棚覆蓋外膜,確保草莓苗免受即將到來的低溫影響。
現場施工負責人張建國說:“有接近170多個人現在,工地上面所有人員加起來,機械鏟車、挖機、叉車有接近10輛。”
覆膜是草莓苗抵御低溫的第一道防線,可以聚攏熱度,但作為喜光作物,光照不足會影響草莓果實的質量和產量,所以在覆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細節,避免影響光照強度。
現場施工負責人張建國說:“所有外棚的大膜上得都要跟鏡子一樣,鏡子一樣平整,每個棚都要繃得緊緊的,確保大棚將來保溫效果。繃緊以后,大棚將來不兜雨、不兜雪,大棚的質量能用長久一點。”
該合作社共種植草莓約5000畝,由于草莓苗脆弱、懼怕低溫,因此覆蓋外膜工作一定要趕在10月23號霜降之前結束,避免低溫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宿豫區新莊鎮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廣榮說:“真正要下霜的話,草莓正好是趕上發芽分化期,有部分草莓都有開花的現象,經過霜打,草莓就是損失大了。現在覆膜,即使在零下一二度對草莓都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