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時候了!宿遷各地水稻陸續進入收割季 顆粒歸倉好“豐”景
2024年10月14日06:30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正是秋收時節,宿遷市各地水稻陸續進入收割季,農戶們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
10月12日一大早,在宿豫區大興鎮同心土地股份合作社,兩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一朵朵稻浪被卷入機械中,空氣中彌漫著稻谷的清香。路保衛今年種植了600畝水稻,目前已收獲過半。
宿豫區大興鎮同心土地股份合作社負責人路保衛說:“按照現在的收成大概在1400多斤一畝,這種產量我們也比較滿意。”
同心合作社耕種土地是宿豫區2024年水稻綠色高效示范片,從選種、栽插、田管,全程由宿豫區農委提供技術跟蹤指導,種植的荃優53和荃優17水稻品種,具有莖稈健壯、結實率高、適應性強、增長潛力大等特點。專家組現場進行測產,對水稻的收割面積、品質、長勢等數據進行一一登記,確保精準測算。
在另一處田地,村民蔡德斌也正在進行搶收,為了搶抓農時,他備好了肥料、種子,等待收割結束之后播種小麥。
農戶蔡德斌說:“要抓緊收,抓緊種,用大機器種,肥料、麥子籽種一起下去,直接灌溉,灌溉過之后,小麥地要開溝,好留排水。”
在泗陽縣三莊鎮楊圩村,收割機也正在金色的稻田中穿梭,將飽滿的稻穗盡收“腹”中。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測株距、量行距、記錄相關數據,進行田間測產驗收工作。該田塊種植的水稻品種是瑋兩優8612,經過稱重、折算,最終計算出畝產為814.4公斤。
種植戶姜傳珍說:“我們跟著技術員指導種植這個水稻,畝產達到這么高,我們感到很滿意。”
近年來,泗陽縣農業農村局全力開展好水稻育苗栽培技術、不斷優化種植結構,提高水稻單產水平,為農民的糧食穩產保駕護航。
泗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糧作站技術員付立冬說:“當前我們將組織縣鄉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組織機械減損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以保證全縣糧食安全。”
同樣,在沭陽縣沂濤鎮金黃的水稻田,一臺臺收割機也開足馬力,將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斷地“攬入懷中”。
沭陽縣沂濤鎮種糧大戶徐福勝說:“今年我們種了2500畝水稻,動用了5臺收割機同步收割,預計每天收割300畝左右,8天完成收割任務。今年我們種的雜粳系列產量也特別高,預計畝產1650斤左右,總產值保守估計能有500萬元左右,我們還是非常滿意的。”
種植大戶徐福勝告訴記者,現在通過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為水稻收割按下了“快進鍵”,水稻收割不僅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秸稈還可以還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經濟效益。
沭陽縣沂濤鎮種糧大戶徐福勝說:“今年我們水稻從育秧、插秧到收割,全程采用機械化作業,效率方面是人工的1.5倍左右,成本比人工節省了30%左右,這就大大地提高了我們農民收入。”
據了解,今年全市共種植水稻350余萬畝,目前各地收割工作已陸續展開。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我市未來一周天氣預計將持續陰雨,對秋收秋種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種植戶要做好提前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