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詐騙案頻發 宿遷已有多名家長中招
2024年09月26日08:31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開學以來,針對校園的各類詐騙案件頻發,不法分子利用家長求學心切及新學期開學時機,假冒公職人員、教師等身份實施詐騙,宿遷市已有多名家長中招。
受害人劉先生說:“他就說找到他,他說能確保你孩子上學,但是要花錢。”
家住宿城區屠園鎮的劉先生,孩子今年讀初中,為了能上洋河一所學校,經過中間人孫某的介紹,劉先生認識了自稱可以包孩子到洋河念書的張某,而騙局也就此展開。
受害人劉先生說:“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主動給他(孫某)訂金,他(孫某)就是說讓我們在家等這個學校通知。”
為了能讓孩子上心儀的學校,7月3日,劉先生先向中間人孫某支付了8000元作為保證金。7月中旬,劉先生又向張某支付了6432元作為所謂學費。
受害人劉先生說:“當時,我們到學校門口,他(張某)也沒讓我們進入學校,他(張某)說這個錢他拿去,當時我們沒敢交這個錢,他(張某)拿了警官證給我們看,說他是公職人員,讓我們放心。”
對方出示了警官證,還現場手寫了一份保證書,劉先生對孫某、張某都是深信不疑,當場又把6000多元錢交了。可時間到了9月2日,孩子仍未能入學,此時,劉先生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于是找張某等人尋求說法,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推遲處理,讓劉先生再等等。
受害人劉先生:“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我們到派出所去找了,沒這個人,也到特巡警大隊也去找了,也沒這個人。最后我們也給這個號碼(自稱校方的人)打電話過去,然后別人說不是洋河學校的,他這個號碼以前是被人用過。”
劉先生發現,不止他一人受騙,還有其他一共10名家長也遭此騙局,共被騙20多萬元。目前,受害家長們已向洋河派出所報案,案件正在深入調查中。
受害人劉先生說:“我們在一起有10位家長,我們(2位)這邊是(一人)2萬多塊錢,那邊是8位家長。我們吃了這個虧,吃了這個教訓,我們不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受害。”
同樣遭遇詐騙的,還有宿城區一所學校的家長。新學期剛開始沒幾天,有自稱老師的工作人員在家長微信群稱學校要收取學雜費,并以群收款的形式,要求每個家長交納200元錢,一些家長看到通知后就立馬交了錢。
班主任李老師說:“那天晚上我正在備課,手機放在一邊充電也沒有注意,后來有家長打電話給我,我才發現群里有詐騙分子混入。”
等家長和老師反應過來對方是騙子時,騙子已經收錢退群。隨后,老師趕緊到當地派出所報警。
民警介紹,新學期開始,不法分子也“活躍”起來,騙取擇校費、冒充班主任收費、輔導班收費、助學金詐騙等等騙局層出不窮,家長一定要注意甄別。切莫隨意相信所謂特殊渠道,防止得不償失。
宿遷市公安局宿城分局刑警大隊三級警長王雪說:“因為上學,有些家長可能會牽扯到學區的問題,有些騙子,冒充以幫助這個家長,解決小孩上學的問題,來實施詐騙。一旦發現被騙,要第一時間保留自己的相關的證據,然后打電話進行報警或者到附近的派出所進行報警。”
而防范家長群騙局,則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配合,警惕騙子假借學生和校方工作人員身份混跡學校的各個微信群、QQ群實施詐騙。
宿遷市公安局宿城分局刑警大隊三級警長王雪說:“建議(班級)每一個新拉進群的人員,由管理員來進行拉群,昵稱要實名認證,我們家長、學生群體,如果發現有老師在群里邊要求繳納某項費用,一定要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校方的工作人員進行核實。”
近年來,“校園貸”詐騙、網購類詐騙、買賣游戲賬號類詐騙等案件也較為多見。但套路基本一致,即要求用戶掃碼加微信、加QQ,或者要求登錄釣魚網站,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驗證碼等,學生和家長都要時刻注意防范,涉及陌生人轉賬一律不理,守好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