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急救培訓進校園 萬名師生學到“救命”知識萬人次
2024年09月15日06:2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是“世界急救日”,為了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這段時間,宿遷市紅十字會組織應急救護師資,走進多所學校的軍訓現場,提升市民群眾的應急救護能力。
近日,在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來自市紅十字會的應急救護師資,正向師生們傳授應急救護方法,包含心肺復蘇、氣道異物梗阻和AED使用三個內容,此次培訓共分為15個方陣,30余位指導人員共同上陣,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上手操作。
學生許佳怡說:“這個叫胸按壓,這個叫人工呼吸,兩個組合起來叫心肺復蘇,這是我今天學到的內容,它看起來比較輕松,但是其實還是很吃力的,我回去之后會好好鍛煉,如果有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會幫助他們。”
蘇培訓中,指導人員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驟,學生們紛紛上前實踐,體驗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對心跳驟停者進行施救。
心肺復蘇的話,它的按壓部位在什么位置?在雙側乳頭連線的中點,大概這個按壓頻率在一分鐘100~120次。按30次之后,我們就要開放氣道,把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氣道分泌物,然后迅速打開氣道進行人工呼吸。
前不久的9月5號,宿遷經開區一名73歲老人心臟驟停后摔倒在地,危急時刻,擁有救護經驗的學生家長秦苗,立即上前進行心肺復蘇急救,最終幫助老人成功脫險。專業人士介紹,通過對心跳驟停病人進行及時的心肺復蘇救治,可以大大提高生存幾率,后期對于患者的康復治療也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
應急救護師資陳向坤說:“這個技能其實并不難,大家經過培訓之后基本上都能掌握,我們大眾如果掌握這個技能,能搶救很多的心跳驟停的病人。”
市紅十字會將繼續開展此類培訓活動,將急救知識普及到更多的人群中。同時,他們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急救知識的學習和傳播中來,共同提高全社會的急救能力。
市紅十字會救護賑濟部工作人員肖宗易說:“本次活動是我們在此次世界急救日主題下開展的第四場活動。持續到目前為止,我們參與普及的師生大概近萬人了,進一步持續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