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青蛙組“CP” 宿遷一位養殖戶解鎖致富新模式
2024年09月08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在宿遷市泗洪縣梅花鎮,有一位養殖戶,他將青蛙養殖與玉米種植有機結合,成功探索出“玉米青蛙共生”的生態種養新模式,實現雙產雙收,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走進養殖戶張俊光的玉米青蛙共生基地,只見一片白色紗網下,農田被塑料薄膜分隔成一塊一塊的。田塊里,玉米稈上掛滿沉甸甸的玉米穗,玉米下方一只只蛙苗正在歡快地覓食。
養殖戶張俊光說:“一天(喂)兩遍,早上六七點喂一遍,晚上四五點喂一遍,反正我這個七八畝地,一天要喂到十四五包,一畝地要喂到2包料,2包料要有80斤。”
今年是張俊光養殖青蛙的第四年,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他在江西學習了這套玉米套養青蛙的方法。相比較常見的水稻套養,用玉米套養,人工成本相對更低。
不僅如此,因為青蛙是變溫動物,天氣轉涼后,還需要為它創造環境保持一定溫度。如果水稻套養,收割完水稻,還需要多一步將秸稈回收,幫助青蛙“冬眠”的步驟。而玉米套養,完全可以省略這一步。
養殖戶張俊光說:“玉米可以種稀一點,(夏天)它就有乘涼的地方,有地方蹲。(而且)玉米點下去就不問事了,到時就掰個棒子就行,玉米稈子還可以放下去給青蛙冬眠。”
張俊光介紹,一般每年的3月底至10月中旬是青蛙養殖期,今年青蛙養殖得不錯,基本沒有病蟲害,預計中秋節后將迎來豐收季。
青蛙肉嫩鮮美、營養豐富,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歡。野生青蛙屬于國家保護動物,禁止捕殺,但人工養殖的可以進入正常流通渠道,這也使得青蛙成為近兩年的養殖新寵。張俊光養殖的青蛙主要銷往南京、廣西等南方城市,燒烤、宴席用得最多,只要價格合適,青蛙不愁銷路。
張俊光的農場多元化經營,除了養殖青蛙,還精心飼養雞禽和魚類。每年豐收的玉米不僅豐富了農場的產出,還能作為魚和雞的天然飼料,有效降低養殖成本,真正實現生態資源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