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96歲抗戰老兵楊信忠:烽火淬煉 “鑄成”偵察尖兵
2024年09月04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人民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民族的獨立與尊嚴,他們的事跡成為激勵后人的不朽豐碑。家住宿豫區來龍鎮的96歲老人楊信忠就是一名抗戰老兵,今天,我們就一起聽他講述那段烽火歲月中的英勇與堅持。
上午十點,楊信忠老人正在家門前乘涼,雖已年近百歲,但仍然精神矍鑠。聽到兒子楊蘇城提起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老人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仿佛穿越時空,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1941年前后,村里來了日本鬼子,楊信忠家因為兄弟少,經常被他們騷擾,為此,剛滿十七歲的楊信忠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偵察兵,誓與小鬼子斗爭到底。
抗戰老兵楊信忠說:“日本鬼據點就在此地,東邊芳圩(村),第二就是左莊(村),去轉轉看看,看看他們有沒有動靜,然后回去報告。”
楊信忠兒子楊蘇城說:“這給現在講,就是部隊先行官,有一次,他騎小騾子,被槍眼打得突突突,騾子都在地下爬,他就趴在騾子身上,槍子一來就往這邊歪,這才沒打到。”
從槍林彈雨中逃過一劫,但楊信忠老人的右眼卻被火光刺傷,視力有所下降。后來,楊信忠跟隨部隊先后前往安徽、山東等地作戰,與戰友們穿梭于密林小道,利用地形優勢與敵人周旋,執行著一次次艱難而重要的偵察任務。作為偵察兵,他們不僅要搜集敵人的動向情報,還要在敵后破壞敵人的補給線,為前線戰斗提供有力支持。在那段日子里,饑餓、寒冷、疲憊與傷亡是常態,但心中那份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卻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著前行的道路。
抗戰老兵楊信忠說:“要說受傷,傷在血肉上就不礙事,都是腿斷、膀子斷這些,誰能沒有家,但誰又會不上(前線)?要是自己攤上這事(受傷)也這樣子,這就(幸好)沒攤上的。”
楊信忠兒子楊蘇城說:“七天七夜沒有吃沒有喝,部隊往前線送(物資),送不上去,那些槍眼,敵人的飛機就飛屋檐高,(比方)早上給這個莊子上吃大餅稀飯,都流眼淚蹲在地上,說我們這頓吃過,有可能(再也)不跟你見面了。”
14年浴血奮戰,終于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復員回鄉后,楊信忠先后擔任過大隊書記等職務,在工作上勤勤懇懇,始終保持著軍人本色,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嚴格要求,家風嚴謹。
![](http://www.www-822834.com/liv_loadfile/news/shehui/fold183/1725417212_69970400.jpg)
如今,96歲高齡的楊信忠老人,享受政府給予的各項補貼,由大兒子照顧,除了右眼因戰斗導致近乎失明,平時能吃能睡,身體硬朗。去年,老人的大孫子還給他買了一臺電動輪椅,只需手指操控,便能來去自如。楊信忠老人經常感慨現在的美好生活,也時常叮囑子孫后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楊信忠兒子 楊蘇城說:“他這些孫子孫女一來就會講,錢要少花,吃飽就好,不要大手大腳,國仇家恨不能忘,要聽黨話跟黨走,跟著新時代新社會走,一定要跟上步伐。”
抗戰老兵,不僅是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更是民族的英雄,向所有的抗戰老兵們致敬!同時也祝愿楊信忠老人能一直身體健康,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