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政府支持企業助力 讓小飯碗裝好“大民生”
2024年08月25日06:1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長期辦好老年助餐,離不開政府、社會等多方合力。近年來,宿遷市立足地區實際,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主體多元、區域平衡的老年助餐服務格局,全力推動老年助餐服務良性、可持續發展。
敬老助餐點是宿遷用心用情改善民生的一個縮影,但受到地區發展水平、老人消費觀念、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程度等因素影響,目前,宿遷市一些助餐點特別是社區食堂,因具有公益性質,菜品定價不高,再加上客流少,大部分助餐點在微利經營。在適老的同時,如何實現持久發展?宿遷市各街道社區、村居也積極行動,推出了系列措施。
宿城區幸福街道民生事務局局長邱蓓蓓說:“針對目前補助標準有限,個別老人助餐消費意愿不是太強,我們將不斷完善籌資機制,進一步健全“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元籌資機制,將我們社區食堂打造成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助餐服務品牌。”
宿城區古城街道民生事務局局長相輝說:“和大型的餐飲企業進行合作,來不斷完善我們轄區老人就餐問題,下一步,我還有一個打算,在五個社區都要開不同位置的老人助餐點,滿足轄區老人就近就餐的問題。”
不僅如此,今年5月份,市民政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低收入老年人就餐補助制度,對在老年助餐點用餐或接受送餐服務的低收入家庭中,60 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每天補助3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老年助餐行動,提升老年人助餐服務質量。
宿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工作人員李泓達說:“今年以來,全市圍繞老年助餐服務共支出財政資金約200萬元,引導愛心企業、慈善組織參與助餐服務發展,上半年,宿遷市老年助餐點共收到慈善捐款共60余萬元。”
此外,宿遷市還積極完善助餐點運營管理制度。今年以來,宿遷市民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對96家老年助餐點進行“全覆蓋”式督查檢查,指導助餐機構閉環整改一般性問題隱患17個,有效提升了助餐設施的管理服務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建有老年助餐點96個,日均服務老人約800人次,上半年累計服務老人約15萬人次。按所在區域劃分,城市助餐點58個、農村助餐點38個;按服務模式分類,依托養老服務設施開辦的共86家、依托市場主體開辦的共6家、依托社區食堂設置的共4家。
宿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工作人員李泓達說:“完善籌資機制,重點鼓勵扶持餐飲企業、慈善組織、物業公司等社會力量參與助餐服務,為老年助餐工作引入“活水”。二是打造示范標桿,用高品質的服務吸引社會老人,引領帶動市場主體參與老年助餐服務。三是加大服務宣傳,讓老年人了解助餐服務設施的點位分布、助餐優惠政策的享受條件,提高宿遷市老年群體對于助餐服務的接受度。”
老年助餐點,不僅要辦得起,更要辦得好、辦得久。隨著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養老助餐這件暖胃又暖心的事兒,已經不是一個“做不做”的選擇題,而是“怎樣做得更好”的必答題。讓老年人吃得放心、舒心,離不開政策支撐、愛心幫扶、管理監督等多方合力。只有通過政府主導、社會主辦、市場運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老年助餐服務才能從“一時火”走向“一直火”。同時,也期待越來越多的老年助餐點“叫好”又“叫座”,讓熱氣騰騰的暖心餐,送到老人們的“舌尖”,也直達老人們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