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一口鮮 宿遷“六月黃”上市!
2024年06月24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俗話說“忙歸忙,勿忘六月黃。”剛進暑氣漸濃的時節,肉嫩膏黃、味道鮮美的“六月黃”,就被“有心人”惦記上了。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本地產的“六月黃”已經上市,陸續登上市民的餐桌。
市民 倪女士說:“這種蟹就適合做成醉蟹,就挺嫩的,我就感覺嫩、鮮,反正就是好吃。”
早上,市區南菜市,記者在一家水產攤位前發現“六月黃”的身影。和秋天上市的螃蟹相比,“六月黃”的個頭要小得多,單個在一二兩左右。您別它看個頭小,吃起來卻是別有風味。
水產攤主葛修東說:“現在量還比較少,每天大概就(賣)五六十斤。都是年輕人過來買的多,他們比較喜歡嘗鮮,還有一些是飯店的老板,他們拿回去加工,他們買的都是大一點的,二兩以上的,還有一種是那個能小炒的蟹,一兩左右。”
不同于金秋時節聞名遐邇的成熟大閘蟹,“六月黃”特指農歷六月前后,已經脫了3至4次殼,獨具風味的“童子蟹”。今年“六月黃”的上市時間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左右,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
水產攤主葛修東說:“有那個一兩以內的那種小毛蟹,專門留炒的就是10塊錢到12塊錢一斤,稍微大一點的都是十八九塊錢一斤,像這種二兩以上的就是四十多一斤。規格再大的話,它容易空,沒有黃,正常情況下就是2兩到3兩的是最好的規格。”
相較于成熟大閘蟹的濃郁蟹膏,“六月黃”更多了些細膩與清甜,是夏日里的時令美食。而挑選“六月黃”也有一定的講究。
水產攤主葛修東 說:“像這種里面就是滿膏,你要是捏這個腿,腿有點發軟的,一掰就卸了,這里面就沒有什么黃。像這種呢,你試這個,挺硬的,像這樣蟹就很好,里面應該都是滿膏。”
目前,市場上的“六月黃”大多來自本地。一大早,宿城區中揚鎮一個螃蟹養殖塘口就熱鬧起來了,蟹農們撐著小船,熟練地將地籠里的“六月黃”倒進桶里。
工人劉德霞說:“每天一百多斤,大幾十斤,不是完全都能拿上來的,一兩多的不能拿,拿二兩多至二兩五的。”
“六月黃”因為周期短、價格高,成了當地的富民蟹。
宿城區中揚鎮螃蟹養殖戶 周云清說:“現在的回捕率能達到七成,我們現在一畝地毛利潤在13000塊錢。”
為了提升螃蟹品質、增加養殖效益,當地還積極探索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從蟹苗的培育、養殖到銷售,形成一整條可追溯的產業鏈。在大戶的帶動下,目前全鎮水產養殖面積已達8000畝。
宿城區中揚鎮副鎮長 李南旺說:“提供我們優質的蟹苗,免費提供優質的技術指導,企業統一來收購,保證我們蟹農的整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