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將至 宿遷法院發布勞動爭議典型案例
2024年04月28日08:5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當發生勞動爭議糾紛時,您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嗎?五一勞動節臨近,宿城區人民法院召開勞動爭議審判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勞動爭議七大典型案例。一起來關注。
七大典型案例中有一例為:用人單位體罰勞動者,勞動者被迫離職。原告陳某某于2018年7月入職宿遷某信息服務中心,在工作期間,陳某某多次遭受體罰。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毛曉梅說:“他是一個團隊的主管,上班的期間他帶領一個團隊,團隊在工作的期間,有一些任務沒有完成,(公司)要求有相應的懲罰措施,比如說早上晨跑10公里或者5公里,晚上也有一個夜跑,同時還有一些比如說爬樓梯的懲罰措施。”
多次接受變相體罰后,陳某某提出辭職。法院認為,這種情形實際上屬于被迫辭職,公司應當支付加班工資以及經濟補償和賠償金。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毛曉梅說:“在這個案件中,相當于用人單位對他已經實施了侵犯人身相關權利的損害。”
在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中,不僅有針對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也包含針對保護用人單位及企業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
2021年5月,原告陳某入職宿遷某商業管理公司,因該公司管理大量商鋪,為了防止腐敗,制定了《反腐倡廉承諾書》,陳某在承諾書上簽字。但后來,陳某管理的部分商戶存在樓頂垃圾未清理,未安裝格柵等問題,商戶們通過微信轉賬向陳某支付了相關費用,其中部分費用被陳某截留自用。法院認為,該勞動者違反廉潔紀律,用人單位享有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毛曉梅說:“根據被告公司的規章制度,有違反廉潔行為,遭受讓商戶利益受到損失的這種行為,那么要予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本次發布會涉及的案例還包括:用人單位通過逆向派遣規避法律責任、勞動者與新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原單位的勞動關系并不自然解除、公司股東可以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等,記者了解到,宿城區人民法院2023年新收勞動、人事爭議民事一審案件348件,截至2024年4月17號,結案333件,判決、調解案件結案標的總額12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