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華為光貓涉案220萬元 宿遷首例知識產權“刑附民”訴訟案宣判
2024年04月26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光貓是寬帶接入網絡的重要設備,華為作為光貓領域的領軍企業,其產品在市場上的認可度較高。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為了一己私利,竟然制售假冒華為光貓產品,嚴重侵犯了華為公司知識產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宿遷市首例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正式宣判。
前不久,宿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盧某、許某、劉某、吳某等人對華為的假冒注冊商標一案。經查,被告人盧某于2020年開始,在未取得注冊商標所有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授權的情況下,大量購買二手華為光貓,并改裝出售,許某、劉某、吳某等人均參與了銷售這批假冒的華為光貓。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代理律師蘇國寶說:“(他們)修改華為公司光貓主板的固件,植入新的程序,以全新產品名義對外進行銷售,這是一種假冒華為公司注冊商標的行為,給華為公司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害。”
盧某等人生產之后,不僅銷往了全國各地,部分假冒商品還被賣到了國外,嚴重影響了華為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二庭知識產權法官湯峰說:“長期這樣會侵害企業的利潤,企業的創新活力下降,最后也影響消費者使用產品的迭代升級。”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代理律師蘇國寶說:“我們要求幾名被告,不但在本案當中要承擔他們給華為造成的損失,同時,我們也是要求他們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賠償。”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盧某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告人許某、劉某、吳某明知盧某生產假冒的華為光貓,仍多次從其處購入對外銷售,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在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宿城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件進行了宣判。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二庭知產法官湯峰說:“本案屬于情節特別嚴重,按照法律規定,(處以)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本案的犯罪金額已經達到220萬,法院根據他(盧某)的犯罪情節及相關的情況,最后判處了三年十個月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盧某還需賠償華為公司經濟損失及懲罰性賠償金共計114.4592萬元。吳某、劉某、許某等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三年三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宿城區人民法院民二庭知產法官湯峰說:“本案是宿遷市第一例知識產權‘刑附民’的案件,將案件放在一個程序中一并處理,減輕企業維權的時間成本,體現知識產權最嚴格司法保護理念。”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提醒廣大商家和企業,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切勿從事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廣大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