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全生物降解地膜 讓農田穿上“環保新衣”
2024年04月16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地膜是重要的農業物資,為促進農作物的高產和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地膜的廣泛應用,對農業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去年以來,宿遷市積極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從源頭出“新”,改善土壤結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上午,記者跟隨農技人員走訪了泗洪縣臨淮鎮的一處草莓園,種植戶們對農村工作局新發放的“環保新衣”——全生物降解地膜贊不絕口。種植戶吳云龍家擁有三十畝大棚,主要栽培草莓和羊角蜜。在種植過程中,為了維護土壤溫度與濕度、除草防蟲以及提升產量與品質,地膜的使用顯得至關重要,但是之前使用的傳統地膜讓吳云龍很困擾。
種植戶吳云龍說:“這種黑色地膜的話很頭疼,用完一茬,就要全部清理干凈,不清理干凈的話,長時間在里面,它也降解不掉,然后,你農機操作的時候,它也會裹農具。”
為了不讓地膜對后期種植帶來影響,吳云龍每年都要請工人來清理地膜。現場,吳云龍給記者算了筆賬。家里的30畝地,每一茬拆地膜需要三個人左右,時間大概是三天,每人一天工錢在100元,如果一茬一換,每茬都需要花費900元左右。
不僅僅是耗費人工,原來的塑料地膜不降解,散落在農田或水塘里,幾十年都不消化,嚴重污染生態環境。為保護農業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自2023年起,泗洪縣農業農村局積極行動,在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下,開展研究地膜在土壤當中的殘留調查,并通過主管部門“統一采購、政府補貼”等措施,逐步推廣全生物降解膜。特別是在年前,針對像吳云龍這樣的種植大戶,農村工作局為他們免費發放全生物降解地膜。
泗洪縣農業推廣技術中心工作人員 蔡孝洲說:“對農膜采取以膜換膜,以舊膜換新膜,不需要任何的成本,老百姓的話,不需要花一分錢。”
那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優勢具體在哪兒?現場,農技人員拿著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進行對比。普通地膜主要材質是聚乙烯塑料,在自然環境條件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難以降解。而全生物降解地膜材質更像柔軟的紡布,由能降解的淀粉樹脂構成,可以看得到細微的透氣孔,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使用后也不用回收,可謂高效又環保。
泗洪縣農業推廣技術中心工作人員 蔡孝洲說:“(全生物降解)地膜經過陽光日照,風吹雨打,它經歷過60天以后,也就兩個月以后的話,能夠自動地產生破碎風化分解,跟土壤融為一體,對土壤的話不會形成傷害,提高土壤低溫,也就是保溫、保濕等等的功能,減少人工成本。”
據介紹,目前,泗洪縣共有耕地面積208萬畝,地膜使用面積5萬畝左右,已經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1500畝,計劃推廣面積2000畝。這款“環保新衣”,宿遷市正在逐步推廣中,全市已使用全生物降解膜0.4萬畝。
以“技”生“綠”,讓農業環境更美,一直是農業從業者的目標。隨著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普及,我們相信,宿遷的農業將變得更加綠色、生態,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農業體系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