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卷土重來?春季加強防范
2024年04月09日07:20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這幾天,“百日咳暴增23倍”、“百日咳已致13人死亡”等話題頻頻沖上熱搜,引起廣泛關注。到底什么是百日咳?這段時間百日咳高發的原因是什么?市民又該如何預防呢?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為主,咳嗽終末伴有雞鳴樣吸氣性吼聲。由于病程可長達2到3個月,故名“百日咳”。百日咳是由具體的細菌引起,春天正是傳染的高峰期。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婷婷說:“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疼等等,上呼吸道的癥狀,后面可能會出現咳嗽,這個咳嗽會非常劇烈,主要的檢查還是靠呼吸道的鼻咽拭子。”
百日咳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1歲以下嬰兒作為高風險人群,易并發肺炎、腦病、肺動脈高壓等,有致死風險。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婷婷說:“要保護易感人群和切斷傳播途徑,如果是在外面的話,盡量戴口罩遵守咳嗽禮儀,例如我現在咳嗽,可以用胳膊來遮擋,或者是用手帕遮一些,不要隨便咳嗽亂吐痰。”
百日咳屬于乙類傳染病,需按呼吸道傳染病進行隔離,隔離至少持續到有效抗菌藥物治療后5天。治療百日咳時,切不可盲目用藥。
“這些藥物也是有副反應的,例如阿奇霉素,最常見的副反應就是胃腸道的反應,吃過以后可能有惡心嘔吐,因為時間久了以后也可能會肝毒性,甚至是心臟的毒性,出現心律失常。”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婷婷說道。
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接種時間為3月齡、4月齡、5月齡、18月齡以上節點各接種1劑次,通常疫苗接種3到5年后,保護性抗體水平下降,12年后抗體幾乎消失,有再次被感染的風險。因此,除了接種疫苗,大家還要加強自我防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