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管理公益惠民 宿遷殯葬改革“倡”新風
2024年04月06日07:17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過去,很多地方亂葬散葬情況突出,甚至有的地方出現“天價墓地”,讓逝者家屬“望而卻步”。面對群眾期待殯葬行業改變的強烈愿望,2019年,宿遷市結合國家和省部署開展的墓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倡導文明新風。那么,時至今日,成效如何呢?來看記者報道。
市民張先生說:“以前基本上都是土葬嘛,基本上都是在河堤上,田里,長時間不回去祭拜的話,甚至你可能找不到位置了。”
市民張先生的外婆前幾天因病離世,家人遵循遺愿,準備在老家宿城龍河為老人選一處墓地。以前,挑選一個墓穴動輒要上萬元,但這次張先生發現,只需要花費3000元就可以選到合適的墓穴,而且是統一規范管理。
市民張先生說:“現在祭掃的時候,我們都很方便,離得又不遠,隨時都可以過來祭掃,包括喪葬花銷也少了很多。”
2019年下半年,宿遷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下決心推動殯葬改革工作,在省、市紀委監委的精準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確定了“政府主導、國企運作、公益屬性”總體思路,讓老百姓真正從改革中得到實惠。以宿城區為例,當地回收了12個舊公墓,由屬地鄉鎮街道接手運營、統一管理,還新建了9個公益性墓地,滿足群眾安葬需求。
宿城區殯葬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尤傳武說:“截至目前,已建成墓穴3744個,已安葬墓穴2900個,墓園綠化建設率達60%以上,墓園內配備了樹葬、花壇葬、骨灰堂安放等生態安葬方式。”
宿城區追思園公司運營管理部副部長陳成說:“堅持‘9+1’鄉鎮公墓管理標準,公墓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二是強化墓位管理,明確墓位占地面積。三是規范收費管理,堅持政府指導價,公墓墓穴費雙穴執行3000元每座,單穴執行2000元每座,讓公墓真正回歸公益屬性。”
除了強化殯葬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宿城區還積極倡導殯葬領域移風易俗,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活動,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
宿城區殯葬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尤傳武說:“對轄區范圍內戶籍人口殯葬實行四項基本服務費減免,居民免除限額最高為1080元。低保戶等特困群體最高免除1500元,僅2023年全年我們就為宿城區轄區范圍內1742名逝者免除四項基本服務費149.4萬元。”
與此同時,宿豫區也積極優化殯葬服務設施布局,實施文明綠色殯葬提品工程,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目前,已治理老墓場60座,搬遷散墓1.6萬座。
宿豫區民政局副局長王愛華說:“推進逝者接運、火化、安葬、身后事全流程改革,全面提升群眾辦事的便捷度和滿意度。加強殯葬綜合監管,加強行業自律。”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2.8億元,把86家民營鄉鎮公墓全部穩妥有序收回,墓葬費實行政府指導價2000至3000元。并投資近6億元,新建市級殯儀館和城市公益性公墓,推動實現公墓公有公營公益,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