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護農:宿遷執法部門“拉網式”檢查農資市場
2024年03月13日07:1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一日春耕十日糧,十日春耕谷滿倉”。春回大地,春耕備耕的序曲悄然奏響,農資銷售市場也迎來高峰期。近日,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對宿遷農資銷售點進行拉網式檢查,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近日下午,在宿豫城區的一家農資經營店,執法人員正在檢查店內銷售的種子、肥料等農產品。主要查看經營戶營業執照、農藥經營許可證等各類證件是否齊全,是否有產品進貨清單、銷貨臺賬、產品質量檢驗報告,核查銷售的農資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產地、來源渠道是否正規等情況。
宿豫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隊長王勇說:“種子它地區性不同,它產量也不一樣,如果未經國家審定的,不適合我們種植的,可能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所以說我們查種子的登記證號,適宜種植區域。另外再看種子質量指標,比如純度、芽率、凈度、水分,這4項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在隨后的檢查中,執法隊員發現宿豫區曹集鄉的一家農資店售賣的種子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現場對該批種子進行封存,督促經營負責人立行整改。
宿豫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隊長說:“它這個標簽標注的內容和國家審定公告有點問題,像這樣問題我們要登記備案,下一步是進行立案處理。罰款兩千元到兩萬元之間。”
農資店老板石善華從事這一行業已經有十幾年了,過去因為相關知識儲備不足,偶爾會進一些未經過審批的種子,這些年通過不斷學習,他們對于農資的分辨能力顯著提高。
農資店老板石善華說:“我們得看看你是哪個地方的,適合什么樣的種子,你是大戶小戶,還有生育期長短的,我們都要把它適當選好了。”
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還重點查看是否存在散賣種子的情況,并對商戶進行宣傳引導。
執法人員表示,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他們督促經營負責人立行整改,嚴格把關產品質量。
宿豫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隊長王勇說:“特別是未審先推的種子,也有未經國家審定登記的種子,以及假劣種子,那處罰的額度那是比較大的。最高標準,它能達到20萬。”
此次農資檢查專項行動將持續一個月。截至目前,已檢查農資經營店20余家。執法人員也提醒廣大群眾,在購買農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鑒別真偽。
宿豫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隊長王勇說:“首先檢查種子包裝袋子是否標注適宜區域,以及技術指標是否符合國家登記要求,還有不要給我們散裝種子,更不要購買網上的種子,因為這些種子有可能是假劣種子。及時索要票據以及發票,以后發生質量問題,便于維權進行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