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后 宿遷種植戶搶抓農作物生產自救“黃金期”
2024年02月27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上周的雨雪,讓宿遷市部分蔬菜大棚出現了坍塌情況,趁著這兩天天氣好轉,種植戶們積極采取自救措施,盡量降低損失,農技專家也上門提供專業指導。一起去各處農田看一看。
上午,記者在宿豫區順河街道順興河社區的葡萄種植基地看到,一大半的大棚已經被冰雪壓塌,農戶們正戴著手套,拿著鐵鍬、鉗子或是自制的工具,將破損的大棚拆除。種植戶王帥今年共種植了40畝陽光玫瑰,在這次冰雪災害中損失較為嚴重。
種植戶王帥說:“我們如果按照以往的價格,去估算的話,我們今年產值能達到150到200萬元,我們現在受災之后,損失的話至少要在三分之一以上。”
王帥從2022年開始承包這片土地,第一年栽苗,第二年養苗,第三年才開始掛果,本以為即將進入豐產期,不料遭遇這次的極端天氣,僅在很短時間內,40畝大棚倒塌過半。
種植戶王帥說:“我們現在在積極做災后恢復,盡量讓樹從彎曲扶正成一個站立的狀態,減少樹體的受傷程度。準備把報廢的鋼材,給它給清理出來,能用的我們盡量用,不能用的我們翻新,然后搭建一個新的棚子。”
在旁邊的一處草莓園,種植戶王女士正在對倒塌的大棚進行規整,把棚膜進行拆除。目前,草莓正處于二茬上市關鍵時期,一場雨雪弄得他們措手不及,心里十分焦急。
種植戶胡女士說:“目前村里也把我們外膜和倒塌的鋼管給拆了,里面二膜、三膜是我們自己掏腰包,爭取盡快投入生產。”
同時,政府部門也邀請了農業專家到現場進行考察與指導,確保大棚重建后,農作物可以繼續生長。
宿豫區順河街道農村工作局人員 康寧說:“對未破壞的苗進行搶救,對大棚個別未損壞的,有利用價值的抓緊搶救,盡快投入生產,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據介紹,宿豫區順河街道順興河社區共有兩千多畝大棚設施,這次受損的面積超過三分之二,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根據各農戶的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應對措施。在指導自救的同時,當地街道也積極籌備受災農戶資金救助,幫助農業基礎設施盡早恢復生產。
宿豫區順河街道順興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 徐培說:“首先保證減少損失的情況下,保證果苗,同時我們社區也加大力氣,全力投入,使災后重建能夠盡快進行,根據上級的有關文件精神、政策,對幫扶的資金做好落實。”
上午,在宿城區王官集鎮朱海村,西瓜種植戶郝健正在鋸木條,用來將倒塌的大棚支撐起來。
種植戶郝健說:“看大棚的內徑里邊的高度,得給它定尺寸,下一步我們再加固一下。”
郝健今年種植了220畝大棚西瓜,在這次冰雪災害中,一大半被壓塌,其中還包含原本3月1號要上市的早春西瓜。
郝健妻子王海燕說:“當時都(心)疼死了,瓜都二三斤重,全部都炸一地都是的,一個個往外拾。”
看著本來可以上市的西瓜全軍覆沒,郝健和妻子心疼的同時,開盡全力搶救剩下的小瓜苗,他們先從市場買來木棍,鋸成統一的長度,將大棚撐起,給瓜苗生長的空間,再安排人工定期在瓜棚里巡視、通風,清理瓜棚里的積水,防止冰雪融化后對瓜苗產生澇害。
種植戶郝健說:“如果苗能保下來,也就是說到5月1左右,瓜就能上市。”
在位于宿城區的江蘇德利爾現代農業科技園,四個高規格日光棚被降雪冰凍壓塌,在田作物也全部被壓在大棚下,省市農技專家來到現場,察看受損情況,并為企業送來政策性貸款,幫助企業盡早渡過難關。
宿遷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 何井瑞說:“省市分別下達了救災資金到各縣區,現在各縣區正在拿使用方案,同時我們各級農業部門,積極聯系農業保險公司和銀行,做到應賠盡賠,盡快賠。同時,我們積極摸底各種植戶貸款需求,聯絡銀行提供低息貸款。”
江蘇省農科院農業設施與裝備研究所團隊負責人 鮑恩財說:“像這種日光溫室棚,先除雪除冰之后,把保溫被拆下來,然后再把設施內,能搶的這種作物搶一下。對于這種稍微變形的,我們要及時清除冰雪之后進行設施的加固,同時在后期重建的時候,要提高設計和建設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