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來龍灌區現代化改造 穩住糧食生產“壓艙石”
2024年02月08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對夯實農業現代化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宿豫區來龍灌區作為全國“十四五”首批實施的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2023年,宿遷市持續加大力度,進行續建配套與改造工程,力求打造“節水高效、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使之成為糧食安全穩產的“壓艙石”。
站在來龍灌區二干渠旁,村民張宏軍感慨萬分,他與來龍灌區26萬多名農戶一樣,傍渠而居,以水灌田,見證著來龍灌區的點滴變化。
附近農戶張宏軍說:“俺家有6畝多地,種地嘛,就是靠天吃飯,平時一年就靠一水稻一小麥,要是趕上干旱了,渠道里沒有水,這一年就白忙了?!?/P>
這片水域不僅養活了張宏軍一大家子,也養活了沿岸的所有農民??墒窃浀膩睚埞鄥^二干渠曾由于渠道破舊不堪,加之淤塞,處于灌溉渠末端的耕地,很難“喝到水、喝飽水”。
附近農戶張宏軍說:“有些地在渠道旁邊也得灌到1至2天,要是趕到灌溉不及時,糧食也可能減產,有時候不得外出打工賺錢?!?/P>
為遏制灌排效益衰減的趨勢,2001年水利部批復同意將來龍灌區納入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范圍。2020年3月,來龍灌區又被納入“十四五”大型灌區改造范圍,計劃改造總面積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9萬畝,設計灌溉面積44.6萬畝,總投資3.6億元,分三個年度實施。
項目負責人卜志虎說:“自2021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已經完成了90%。根據2023年政府為民辦實事,今年整治渠道5條,總約23.5km,整治排水溝2條,總長23km,實施配套建筑物共計26座,目前工程已全部完成?!?/P>
為了提升管理機制和灌溉效率,來龍灌區還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統,在灌溉節點位置安裝流量水位等前段感知設備約30處,實時監測灌區農業用水情況,為科學調度提供技術支撐。
項目負責人卜志虎說:“通過智能化信息采集,合理安排灌區用水計劃與配水計劃,極大提升灌區灌溉效率和現代化管理水平。”
附近農戶張宏軍說:“現在渠道也修好了,送水也暢通了,家里幾十畝地,一下午就能灌溉好了,糧食產量也比以前提高了?!?/P>
如今,汩汩活水緩緩注入來龍灌區,筆直的渠道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藍天白云,與周圍成片的農田相映成趣,成了宿豫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據了解,來龍灌區的續建配套與改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整治骨干渠道8條51.3公里,計劃到2025年,灌區灌溉保證率達到85%,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3.1萬畝。
宿豫區水利局副局長 葛淑梅說:“灌區作為糧食生產的‘中流砥柱’,一頭連著國家糧倉,一頭連著百姓生計。2024年計劃完成來龍灌區工程掃尾,開工建設章山灌區續建配套工程,通過灌排設施改造、智慧水利管理平臺構建、水生態保護等項目建設,建成設施完善、用水高效科學管理、保障有力的灌區工程運行管護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