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崗位送到家門口 就業服務“鄰”距離
2023年12月19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編排了100項民生實事項目,涉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多項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實事。臨近年底,這些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地如何?給咱們老百姓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和獲得感?今天,先來看看大家最關心的就業問題。
在宿豫區豫新街道江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滾動大屏上,正實時播放用工信息,并設置專人專柜向前來咨詢的居民介紹講解。居民羅欣就通過專人服務找到了心儀工作。
求職者羅欣說:“在沒有這個就業服務站之前,我們基本上都是通過線上去找工作,有了這個就業服務站,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了解到這個公司的一些詳細的情況。”
宿豫區豫新街道江山社區黨委副書記張鳳說:“我們也配備了專人為居民提供服務,積極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廣泛摸排居民就業創業意愿,面對面為群眾提供就業援助服務,同時,我們也有針對性地送崗位上門,送政策上門,指導幫助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同樣因為“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獲益的,還有宿城區龍河鎮將軍里社區的高麗梅。高麗梅因孩子需要照顧,家庭開支全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活較為困難。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得知后,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第一時間把區里招聘公益性崗位的信息推薦給她,最終,高麗梅被聘為社區清潔人員,家庭工作兩不誤。
社區居民高麗梅說:“一天是四小時,工作挺輕松的,也可以方便帶孩子,一天還有80塊錢收入,挺好的。”
宿城區龍河鎮民生事務局局長潘建軍說:“凡是到我們社區來尋求就業的,我們都是給他提供,一個是招工信息的服務,第二幫他們在宿遷就業網,幫他們介紹工作,同時給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不僅是就業,對于有創業需求的居民,“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還提供創業補貼和富民創業貸。
宿城區龍河鎮民生事務局局長潘建軍說:“初次創業,超過半年,就是帶動1到5個人就業,創業補貼是5000塊錢,6個人以上,是1萬塊錢的補貼,第二種就是富民創業貸,15萬塊錢以內的,是五年時間,補貼利息一半。”
為幫助更多居民實現就業,今年以來,宿城區通過信息系統改良、業務流程再造、辦理權限下放等措施,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為市民提供職業指導、就業登記等就近化服務。目前,已舉辦新就業群體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12場,發布崗位3200多個,共幫扶就業困難群體830人再就業。
宿城區人社局黨組成員、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陳敏說:“我們提出構建‘1+4+N’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即一個零工市場、4個零工驛站、N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形成以點帶面、覆蓋全區的‘區鄉村’三級就業服務網絡,為全區群眾就業、企業招工提供更多可能。”
根據年初民生實事計劃,今年全市將打造30個家門口的基層就業服務站點,兜底幫扶2000名困難群體就業。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任務,共促進8900多名勞動力就業,其中就業困難人員3400多人,辦理各項政策性補貼資金75.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