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雪:仲冬啟幕 至此雪盛
2023年12月08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12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更加寒冷,標志著仲冬時節的開啟,雪落寒意重,萬物盡冬藏。
大雪,和小雪節氣一樣,只是一個氣候概念,表示大雪節氣期間的整個氣候狀況。雖然進入大雪節氣,但氣溫似乎在和節氣“唱反調”,最近幾天,宿遷市的最高氣溫將達到20度,但此輪回暖將拉開陰雨序幕,預計從本周日一直到下周,都有雨。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鹖旦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大雪節氣到來,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除此之外,還有句俗話,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時,家家戶戶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肉、香腸、咸魚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雪不僅為農事點上了休止符,更奏響明年農作的序章。“瑞雪兆豐年”、“雪多見豐年”、“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等農諺,飽含著農民對豐收的渴望。“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則讓農閑中的人們,對雪有著更樸素的期望。
民俗專家張用貴說:“在這時候降水偏多了,再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說法,就是在這時候河里面都上凍了,現在由于氣候變化吧,就不再是有這么大的霜凍了。”
除了農耕方面的意義,大雪節氣還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節日慶祝等方面緊密相連。大雪后也是進補的好時機,人們會吃一些滋補的食物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以應對寒冷的冬天。
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大雪節氣開始,人們要注意防寒保暖,早睡晚起,適當運動,以增強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同時,“寒從腳下起”,腳部的保暖尤其要加強。
總共: 1頁
作者:蔡依瑾 張瑜(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