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老人吳耀軍:被土地“返聘” 古稀之年為果園添生機
2023年12月01日08:31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在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田洼智慧農業園,人們常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在田間地頭忙碌,他就是71歲的吳耀軍。雖然年已古稀,但老人對農業的熱情依舊,還學會了智能設備操作,為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田洼智慧農業園里的番茄架旁,吳耀軍正忙著修枝,把藤蔓間的側芽打掉,保證番茄苗一直向上長。吳耀軍說,這樣的活兒,比起過去他在家里做農活要輕松許多。
吳耀軍說:“也不是專門說干哪一項,一天8個小時工作量,這農業園呢,現在基本上都是機械化,比過去做得還好。”
吳耀軍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幾年前,他家的土地流轉,自己沒多少農活干了,人也閑了下來,他覺得那段時間自己挺失落的。直到一年前,吳耀軍來到農業園工作,突然有了一種被土地“返聘”的感覺,精神頭都好了。
吳耀軍說:“園區主要種西紅柿、黃瓜等,經過我培養過能結果子,感到非常高興,也能發到3000塊錢左右一月。”
吳耀軍是田洼村二組的村民,是一名老黨員,年輕時當過兵。1980年,回到家鄉后,吳耀軍便忙于務農,因為技術好,大家伙有農業上的問題,都愛問問他。現在,吳耀軍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農業園里打理各種果蔬苗木,同時做一些保潔工作。因為有一定經驗,農業園配肥料的工作,都是吳耀軍在做。
吳耀軍說:“這個里邊(施肥)水管子哪里不通的,肥料怎么配,我都要了解。這個莊稼小的時候需要多少肥料,這在長的時候,結果子需要什么肥料,到結束的時候什么肥料,這我都要掌握,肥料不是亂上的。”
不僅如此,因為農業園都是標準化生產,很多工作都是借助機械。為了干好工作,吳耀軍也堅持學習,憑借農業經驗,再配合先進工具,參與“標準化”農業生產。
71歲,大多數人認為是該退休、該休息的年紀,但吳耀軍覺得,堅持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很有意義,愛勞動與年齡無關。
吳耀軍說:“無論是在外面工作,還是在家干新農活,我們都是勞動者,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們都希望一直勞動下去。”
在吳耀軍老人的影響下,田洼智慧農業園吸引了十幾位退休老人加入其中,他們帶著豐富的經驗和技能,為農業園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老年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生活態度,也為許多年輕人樹立了榜樣。
苗詩富說:“老吳這個人,對待工作比較積極負責,每天打理苗木也很細心,平時我們有不懂的都會找他,他也會傾囊相授,我們都樂于跟他相處。”
有人說,熱愛土地是中國人最樸素的信仰,祝愿吳耀軍老人在土地上得到更多的快樂,也把豐富的種植經驗分享給更多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