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來首降!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減少36萬人
2023年11月26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考研,是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前幾年,考研熱度居高不下,然而,今年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為438萬人,比上年度減少36萬人,在連續8年遞增后迎來首降,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在宿遷學院圖書館,不少大學生正在利用周末時間加強課余學習,其中有一部分就在備考碩士研究生。面對“畢業后是否會選擇繼續考研”的問題,不少大學生表示,會繼續考研,提升自身能力。
和熱衷于考研的學生不同,也有大學生表示,隨著我國人才培養層次的不斷提升,現在社會上的研究生已經“人滿為患”,自己花費三年讀研不見得能為自己擇業就業增加多少籌碼,對他們而言,考公考編或許更“實際”。
大學生劉宇秋說:“我趨向于考公務員,如果要是考研的話,時間太長了,可能經驗不會很多,考公務員的時候,那段時間積累社會經驗,還有能力,研究生那些東西可以在過程中了解學習一下?!?/P>
大學生李治強說:“(有的學校研究生)減免政策已經取消掉了,讀研的成本的確很大,而且在我工作的時候,確實要跟那些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人進行競爭同一個崗位的話,對我來說,還是很困難的。”
宿遷學院副教授王力認為,“考研熱”在前幾年的增長趨勢比較明顯,主要因為有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同時,讓合適的人真正投身高水準的科研工作,對社會發展、資源分配都是利好之舉。
宿遷學院副教授王力說:“一方面是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對于高層次學歷人才的需求增加了,這是核心。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政策,在學校研究生招生比例也擴招了,(大家)也想進一步地學習?!?/P>
那么,在連續多年增長后,今年研究生報名人數為什么會突然下降?王力表示,這是當前社會發展和社會環境多種因素作用下,大學畢業生就業選擇的一種新的現象。
宿遷學院副教授 王力說:“我的感受是碩士研究生,國家對他們管理的標準嚴苛,研究生畢業沒有以前那么相對容易一點。還有這幾年,很多年輕的學生追求更廣泛,特別是大信息的技術流入,讓他們的思路更寬了,本科可能就轉向了,還有我們國家現在激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這些也分走了很多的學生去考研?!?/P>
宿遷學院文理學院副院長晁成林教授則表示,“考研熱”出現降溫趨勢,符合社會運作的規律。近年來,許多高校開始給研究生招生制度進行改革,通過擴大推免生比例、停招學碩等方法,來壓低學術型招生的規模,導致考研人數有所下降。同時,也和后疫情時代就業環境的變化有著很大關系。
宿遷學院文理學院副院長 教授 晁成林說:“2023年從年初開始,(新冠)疫情過后,社會恢復如常,許多學生開始主動就業,帶來了考研人數下降。(同時)受房地產業的影響,經濟運行的低迷、市民消費水平的不足等因素,再加上讀研成本的不斷上漲,許多畢業生都開始選擇及時就業來應對目前的經濟困境。”
此外,晁成林認為,很多高校畢業生選擇先就業,在合適的時機再進行充電的方式,也是很“務實”的選擇。當然,到底考還是不考,高校畢業生還是應該理性看待,謹慎選擇。
宿遷學院文理學院副院長 教授 晁成林說:“首先要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來作決定,而不是盲目地跟風而選擇讀研,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和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再一個就是建議畢業生兩手抓,即考研和就業同時兩手抓,不能給自己只留單通道,提前合理規劃,至少在大三第一學期就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然后才能制定好具體的執行時間表,做到穩而不亂。”
的確,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對于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提高學歷,已經逐漸回歸理性。當然,任何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作為年輕人,保持拼搏奮斗的精神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