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體驗!宿遷這些公園運動數據無感記錄
2023年11月22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全民健身時代,越來越多人喜愛早晚到公園里做做運動。然而,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宿遷市一些公園,常見的健身項目正逐步實現智能化,讓市民在運動中感受科技的強大。
記者于夢凡:“我現在所在位置是迎賓大道路東側的節點公園,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是10月份剛剛投入使用的智能終端設備。那么,現在站在我旁邊的,就是我們設備的技術人員,下面就由他來帶我一起體驗一下這些設備如何使用。”
技術員韓中正說:“咱們市民參與智慧步道的時候,它這個地方有一個人臉識別的攝像頭,注冊完以后會出現一個識別框,咱們就已經算是注冊了,可以參與跑步。訪客的話,也可以直接參與跑步,也可以掃描這個二維碼,然后進行綁定。采集桿上面有一個槍擊攝像頭,用戶跑過的時候他會記錄咱們的人臉信息進行一個采集。”
技術人員介紹,智慧步道周邊設置了AI智能識別桿,市民在步道健身運動時,根據人臉識別、無感記錄,將運動速度、里程、時間、卡路里消耗、運動排名等數據同步在AI顯示大屏。市民唐女士家就住在附近,得知家門口公園內有這些設備后,特意帶著孩子來體驗智能AR騎行終端。
市民唐女士說:“感覺挺累的,確實達到了運動的效果,挺好的。”
小朋友楊博智說:“因為騎車可以鍛煉,大汗淋漓的,很好玩!”
技術員說:“這個(智能AR騎行終端)里邊一共有4種場景,分別對應鄉村、城市、海邊、訓練場,然后這個單車的話一共是三輛單車。它這個單車的顏色對應的是你人物的顏色,我們騎行的話它會進行一個競速,通過把手的話,我們可以進行拐彎,調整你的方向。”
據介紹,迎賓大道與洪澤湖路交叉口的這處節點公園,共安裝AI 運動登錄機、AI 虛擬騎行、AR太極拳、智慧大屏等12 套設備,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技術為市民記錄運動數據,從而提供健康運動及健康管理的科學建議。
宿遷交通傳媒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 朱恒光說:“為了響應國務院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結合宿遷‘江蘇生態大公園’的城市定位,提升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為廣大市民提供科技智能的運動休閑空間。”
不僅是健身公園,宿遷市其他“智慧”功能也隨處可見,城市運管服平臺建設、景區數字化指揮調度中心、智慧環衛管理系統,在宿遷,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正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走向精細化、智能化,因為搭上“智慧”快車,市民的幸福感越發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