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 水產養殖如何過冬?
2023年11月17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受強冷空氣影響,近期,宿遷市氣溫變化較大,本周內,宿遷市最低氣溫降至零下,對漁業生產造成不小的影響。水產養殖行業積極行動,確保魚蟹順利過冬。
瑞海農業總經理王彩軍說:“從(手機監測)數據上來看,它的溶氧是非常豐富的,我們目前水溫7.7℃對螃蟹來說,也是能夠接受的。”
一大早,在位于湖濱新區皂河鎮的一處霸王蟹核心養殖基地,養殖人員正有序巡查400多畝蟹塘,并開啟增氧設備、檢查是否有死苗,及時做好水質檢測工作。
瑞海農業總經理王彩軍說:“它的PH值是7.24,有點偏酸性,要反復多次地潑灑生石灰。”
王彩軍介紹,通過氣象部門得到寒潮降溫信息后,他們已經提前將蟹塘里的部分成蟹捕撈銷售,對于還未銷售的霸王蟹,則進行轉移暫養,提高存活率,減少損失。
瑞海農業總經理王彩軍說:“再過十天二十天,可能要結成冰。寒流來的時候,在暫養池和網箱內的這部分螃蟹,我們是通過增氧讓水流動起來,不會結冰,并且增加它的溶氧,使這部分螃蟹安全達到至少春節這個節點上,能夠賣更好的價錢。”
針對河塘內需要越冬的蟹苗,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增添新水,提高水位、水質調節等方式,助其安全度寒。
瑞海農業總經理王彩軍說:“蟹苗大概有拇指這么大,水溫10℃到5℃之間,適當投料,餌料投放比平常要減少一些。到了零下結冰的時候,幾乎就不需要投料了,用些生石灰水潑灑,能夠讓塘底的底泥減少細菌,起到消毒殺菌的工作。”
由于駱馬湖湖區采取“人放天養”的養殖模式,水域流動性較大,水溫和水位均不可自行掌控,養殖戶們在1萬多畝生態網圍區域養殖花白鰱等魚類,需要更加注意天氣變化。
駱馬湖水產養殖戶趙猛說:“寒潮來的情況下,把這些小魚苗集中起來,先送到安全區域。他們漁政部門的船馬力大,他們下去給我們巡查,有什么事情及時發現,通知我們漁民。”
入冬后,隨著寒潮來臨,氣溫降低,駱馬湖養殖區域有時會出現冰凌浮動等情況,冰凌鋒利的邊緣極易割破、推倒網圍、網箱等養殖設備,導致減產。為此,入冬之后漁政監管部門也積極行動,多措并舉,為養殖戶們的水產養殖工作保駕護航。
省駱馬湖漁政監督支隊一大隊漁政員沈海蛟說:“我們的預警平臺,及時發布惡劣天氣預警信息,提醒廣大養殖戶做好防范。第二,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加大對養殖區域的巡查力度,針對發現的網圍、網箱破損的情況下,第一時間通知養殖戶進行修補,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