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定金!先漲價再降價!“雙十一”你被套路了嗎?
2023年11月10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起初就是以“低價”“大優惠”而受到大家的歡迎,但近年來,大家發現,這“雙十一”買到的東西,似乎并不全是享受到優惠的。今年的“雙十一”您又買買買了嗎?享受到真正的實惠了嗎?一起來聽聽大家的經歷。
市民王女士說:“‘雙十一’的話,買像化妝品、衣服,還有一些家居用品,還有一些零食之類的東西?!?/P>
這個“雙十一”,大部分市民依然選擇下單消費,所購買的物品大多是服飾、化妝品、電子產品等實用型產品。之所以選擇在“雙十一”下單,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商品確實出現了降價,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感受“雙十一”的氛圍。
市民李女士說:“其實我覺得(優惠力度)還好,算不上大。就是大家買,我也想跟著買,如果不買的話不合群。你打開淘寶的話,它會給你推各種各樣的東西,然后你點開頁面它會有優惠的力度,就是讓你不知不覺中就下了單?!?/P>
也有消費者表示,“雙十一”看似優惠力度大,實則也有部分商家的“障眼法”。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10月24日,她看中了一款杯子,當時的標價是110元,但是商家顯示,如果按照定金加尾款的形式進行購買,可以便宜20元。
市民劉青青說:“我是在10月24日付了20塊錢定金,10月31日的時候又付了70塊錢尾款,這個杯子相當于就是90塊錢買的,便宜了20塊錢?!?/P>
當劉女士以為自己享受到“雙十一”的紅利,以低價買到心儀的杯子時,在10月31日卻發現,這款杯子的標價顯示的就是90元,劉女士感覺自己被“套路了”。
像劉女士這樣被“套路”的情況不在少數。市民周女士說,在“雙十一”之前,她一直在關注一件衣服,想等“雙十一”降價再買,沒想到,商家卻在“雙十一”期間進行了提價。
市民周女士說:“‘雙十一’的時候我打開發現這個衣服價格好像并沒有降低,反而是它提了一些,然后又用優惠券的這樣一個方式,讓它減了一點點,并沒有說有很大的優惠?!?/P>
頻頻被套路,讓不少消費者對“雙十一”失去信任。采訪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現在的“雙十一”,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購物氛圍濃厚。
市民劉青青說:“我自己需要東西,我平時都會買,我也不會再刻意在‘雙十一’期間買?!?/P>
近日,有媒體發起“雙十一是否會囤貨”投票,5900多人參與其中,選擇“不買”的占比42%,“看情況”的人數占到33%。在該平臺的另一項“雙十一東西是否便宜”的投票中,認為“不便宜”的占比67%。從狂歡到理性,“雙十一”購物節至今已有15個年頭,從2009年的5000萬淘寶銷售額到如今動輒千萬億元的全球購物狂歡,在知名度上升的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復雜的計算規則、越來越長的預售周期,以及先漲價后打折的爭議。記者認為,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現在每天都在進行的直播帶貨,以及線下實體門店,面對新的挑戰者和新的用戶群體,銷售方依然要以消費者為中心,讓利于民,多一些透明與真誠、少一點算計和套路,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雙十一”需要商家的真誠,也需要消費者的理性對待。我們也希望廣大消費者,在購物時從正規渠道購買,理性消費,避免落入圈套,權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