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啟春:從零起步 當好調解“老娘舅”
2023年11月04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調解員又被大家親切叫做“老娘舅”,想做好調解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在我們身邊,有一位從事教育37年,退休后又從零起步,學習法律知識,成了一名鄉賢調解員的老人,他叫于啟春。老人是如何做到“跨界”成長的?一起來聽他的故事。
上午,在宿城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于啟春正在為一件撫養權訴訟案進行訴前調解,于啟春耐心地向原被告雙方講解孩子撫養權的相關法規條例,非常注重對他們進行普法宣傳。別看于啟春現在做得這么嫻熟,其實在沒有成為鄉賢調解員之前,他一直在教育系統工作,對法律工作并不了解。
宿城區人民法院鄉賢調解員于啟春說:“我是1980年從師范學校畢業,在丁嘴中學從1980年到1996年12月,17個年頭,從老師到校長。區劃調整,根據工作需要,調到宿豫區教育局工作,在教育局20年。”
2017年,于啟春迎來了退休生活,秉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的,他開始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后來,所在社區舉薦他成為鄉賢,2018年,宿城區人民法院聘請一批鄉賢成為調解員,于啟春就這樣正式上崗了。
宿城區人民法院鄉賢調解員 于啟春說:“到法院來做這工作是一個門外漢,所以當時自己也比較緊張,來了法院以后,專門指定了業務比較強的法官做我們的指導老師。”
為了盡快適應調解員工作,于啟春購買了大量的書籍自學法律知識,對于《民法典》,他花的時間最多,認真領悟每一項法律條規。2018年,于啟春參與調解的第一個案子是一對夫妻離婚糾紛案,在調解過程中,于啟春考慮到女方沒有收入,在婚姻中處于弱勢,于是單獨對丈夫進行勸導,為女方爭取到一定的金錢補償。調解成功后,他又從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耐心地向雙方釋法明理,讓孩子有一個溫暖的童年。
宿城區人民法院鄉賢調解員 于啟春說:“做好民事調解工作,如何進行普法教育,自己感覺到非常重要,在學習過程中也義務到社區,到老年公寓,到相關的場合,去做一些普法宣傳的講座。”
依法調解,堅守法治的底線,是于啟春的調解準則,至今為止,他成功調處矛盾糾紛340余起。在日常生活中,于啟春除了學習新的法律法規、裁判觀點外,還會積極學習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把調解的點滴整理記錄,筆記越來越厚,經驗也越來越足。此外,于啟春還走訪了市區各個街道,為老人開展系列普法講座。堅守在普法宣傳陣地,讓他覺得非常有意義。
宿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 朱穎說:“于啟春同志在訴前調解工作中,不僅注重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更加注重將普法宣傳工作貫穿于調解工作的始終。”
宿城區人民法院鄉賢調解員 于啟春說:“我對于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方式,我得選擇一種我所喜歡的,而且有意義的,對社會有益的,我感覺這樣才更有價值。”
余熱未盡獻,老驥不偷閑。于啟春老人在退休后仍然不斷奉獻自己的光和熱,讓人無比敬仰,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